新春走基层|胡家湾苗寨48户村民住“新房”
2025-01-20 17:46
▲ 1月19日,游客在胡家湾苗寨“阿依苗寨”民宿游玩。通讯员 廖唯 摄
1月19日,腊月的阳光温暖和煦,洒落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绍庆街道阿依河社区胡家湾苗寨一片金黄。
推开古朴厚重的大门,66岁的苗寨村民彭位安领着记者踏入始建于1939年的老屋。
令人惊奇的是,老屋里除了立柱、横梁显现着近90年的岁月沧桑外,墙面、地板、窗棂等竟然皆是簇新。
“就骨架是原来的,其他全都换新了。”彭位安告诉记者,老屋的木结构外立面刷上了黑漆,砖墙外立面则刷成了土黄色,不仅沿袭苗寨传统的建筑风貌,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自己不花一分钱,今年就在‘新房’里过年了。”
▲1月19日,经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后的胡家湾苗寨焕然一新。通讯员 廖唯 摄
在“新房”里过年的,还有胡家湾苗寨所有48户村民。阳光下,48户村民的36栋房子都焕然一新,一如村民脸上绽放的笑容。
利用“乡村人居环境贷” 古苗寨有新面貌
村民的“新房”从何而来?
“胡家湾苗寨传统建筑群位于阿依河景区门口,山林秀丽,安静清幽,有着传统古村落的质朴风貌。”绍庆街道党工委书记廖燕峰介绍,由于苗寨内大部分房屋的年限都较长,房屋建筑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房屋出现了破损的情况,“加上寨子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村民出行条件较差,寨子里的环境卫生状况也不尽如人意。”
如何改变胡家湾苗寨的现状,在保护好传统建筑群的同时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我们利用全国农行系统‘乡村人居环境贷’,对胡家湾的建筑、宅院、公共空间等进行了改造。”如今,廖燕峰领着记者行走在胡家湾苗寨里,入目是黄墙黑瓦的民居和绿水青山,“农行重庆分行与市乡村振兴局联动,通过农行信贷支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首笔‘乡村人居环境贷’4800万元于2022年7月在胡家湾苗寨投放落地,目前改造项目已基本完工。”
利用“乡村人居环境贷”,绍庆街道按传统苗族民居风貌对胡家湾苗寨48户村民的36栋民居进行了改造,同时整治院坝地面及人行步道、踏步阶梯等1900平方米,增加安全防护的栏杆980米,安装路灯和庭院灯各30套、雨水和污水管网约4800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8处,新建了423.6平方米的盘歌堂……
48户村民入住“新房” 许多人有了“新想法”
“来、来、来,屋头坐,吃杀猪饭、喝刨猪汤……”行走苗寨,记者一行被热情的村民彭云昌邀请至家中做客。
还未进门,一股饭菜的香味便扑鼻而至。
灶膛里炉火映红脸庞,铁锅里肥瘦相间的肉片吱吱冒着油花,餐桌上的刨猪汤冒着热气……
“我们这个屋,1971年起的,也快50年了。”听闻记者前来采访寨子的乡村人居环境改造,彭云昌打开了话匣子,“前几年,政府给我们改水改厕。这两年又给我们改外立面、整院坝,快50年的房子看起像新的样,你说哪个不高兴?”
抿一口苞谷酒、夹起一块喷香的腊肉,彭云昌继续说着,“三十几栋房屋,大多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不过也有拆了新建的……”
拆了新建的房屋,一栋在彭云昌房屋左侧,一栋则位于彭云昌房屋斜对面。
“两栋房子,3户人家,是我们建盘歌堂时拆迁的。社区按规定进行了补偿,他们按我们设计的样式自行进行重建。”阿依河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才均介绍,盘歌堂是苗寨村民举行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前寨子里一直缺少这样一处场地,在进行乡村人居环境改造的时候,我们就选址新建了盘歌堂。”
目前,3户村民新建房屋的主体结构均已完成,春节前将陆续入住。
建了新房,彭华兵、彭华三两兄弟对新的一年也有了新的展望,“新房子房间多、条件好,寨子又靠着阿依河景区,想着开个民宿……”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打造民族特色传统村落
彭华兵、彭华三两兄弟的民宿还在谋划中,彭位安老屋改造的民宿已在2024年6月份试营业。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以每年一万元的费用租下了彭位安的房子,又在乡村人居环境改造的基础上,投入了90余万元将老屋全面改造成了‘阿依苗寨’民宿。”杨才均告诉记者,除了立柱、横梁等主体架构外,彭位安近90年的老屋已焕然一新,“寨子紧邻阿依河景区,我们希望由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发展民宿,一方面增加集体收入,另一方面给村民们打个样,鼓励村民发展民宿、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全方位服务。”
彭位安老屋占地超过1800平方米,有各类房间60余间,由彭位安、彭位平共有。两兄弟除各自保留偏房几间房自住外,将其余部分出租给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整栋屋都改了,说起就是住新房子了。”
“‘阿依苗寨’拥有各类客房50余间,涵盖了套间、标间、单间等各类房型,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杨才均介绍,试营业期间,“阿依河苗寨”仅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不到一个月的营业时间里,利润就超过了两万元,“目前‘阿依苗寨’还存在电力线路老化,无法正常使用空调等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
不仅如此,为了推动当地民宿等相关旅游产业发展,绍庆街道计划春节后对村民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村民最了解自己的寨子,他们既是寨子的居民,也是寨子不可缺少的风景元素,更是最好的、最接地气的导游。”廖燕峰介绍,在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胡家湾苗寨打造成集现代休闲农业、特色精品民宿、农创文创作坊、创意工作室于一体的民族特色传统村落。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