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这一年|“清廉村居”解锁善治密码 垫江“后进村”成“后劲村”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左黎韵

2025-01-03 18:44

“班子强了,干劲足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收入也增加了。”12月30日,记者在垫江县长龙镇龙田村采访时,村民们说起村子一年来的变化,都说“龙田村变成了我们想要的模样”。

▲龙田村成了孩子们研学游玩的热门地。记者 左黎韵 摄

龙田村由原来的田坡和长田两个村合并而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临着干群关系紧张、矛盾纠纷突出、经济发展乏力等诸多问题,村“两委”班子涣散,10年内就换了7名党支部书记,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

2024年,垫江县将龙田村纳入“清廉村居”建设,短短一年时间,村级班子履职能力、凝聚力显著增强,村里发展起沃柑、莲藕等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余元,曾经的“后进村”摇身一变成了“后劲村”。

村务“晒”出来 糊涂账成了明白账

“10年换了7名党支部书记,这样下去不得行。龙田村这么大的担子,得有人担起来!”在镇党委动员下,在外经商多年的杨明庆回到家乡,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龙田村有史有来最年轻的书记。

村集体收入有多少,哪些人享受到救助政策,符合什么条件——过去,龙田村财务账目公开不及时,村民不清楚集体资金的流向,颇有微词。上任不久,杨明庆便在村委会设立了事务公开栏,定期公布村级事务、财务、资产状况等。

2024高温防火经费5000元,5组变电站青苗补偿款10000元……最新的政务信息、财务情况等,会一一张贴在村委会门口,村民纷纷驻足查看。

“这样的列表一目了然,村里花的每一分钱村民们都能心中有数。”杨明庆说,每个季度,村“两委”提出公开事项后,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公开内容进行审查、补充和完善,并在每月的“党员民主议事日”上接受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监督审核。

“清单化”公布的村级事务包括收支情况、低保名单等,不只公开大数目,各个项目的收支明细也一应俱全。一些道路修建、基础设施维护等民生项目,还通过“一事一议”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以前我们不清楚村里的资金流向,总担心有猫腻,现在每一项收支都写得明明白白,我们十分放心。”村民胡珍碧对新推行的村务公开很满意。

据了解,2024年,龙田村主动公示公开村级“三资”“三务”信息60余条,开展村院坝议事活动30余场,将老百姓最关心关注的惠民政策、项目资金、民生工程、低保评定等全部“晒”在阳光之下。

化解多年矛盾 村民有了“主心骨”

新的村“两委”班子组建后,杨明庆第一时间带领村干部进地头、访民情,广泛搜集村民意见,制定了龙田村发展计划。

龙田村地势平坦,以砂质土为主。早在2020年前后,村里便引进业主,规模发展了500余亩柑橘。为了方便管理,业主用铁丝网将流转的地块围了起来,不允许外来人员随意进出,这一举动引起了周围村民的不满。因为土地圈起来后,村民进村、出村都要转一个大圈,大家觉得地是自己的,业主没有权力这样做,心里窝了一肚子火。也正因如此,前几年,业主想在门前修一条便道,方便物资运输,村民们却联合起来堵着施工队不准进场,双方矛盾更加激化。

了解到争执的焦点后,杨明庆等村干部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一方面发动镇干部、老党员参与进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村民们普及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让村民们明白业主在符合规定时,是有权在承包地上搭建围栏的;一方面积极动员业主方,在春、夏等果树生长期主动打开围栏,为村民们留出一条田间路。在干部们的耐心沟通、调解下,村民与业主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年的心结总算打开了。

龙田村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打通了全长约3公里的产业便道,不仅入户道路全部硬化,而且道路与主干道相接,解决了村里柑橘园的农用物资、农产品运输难题。

“现在,我们对村两委越来越信任,对村集体的发展也越来越支持,村级班子强大了,我们大事小事也都有了‘主心骨’。”老党员谭光银说。

产业支撑 带动村民增收

冬闲人不闲。这几天,村民朱文培一直在自家的柑橘园里忙着剪枝、施肥。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他将田土开垦出来种植了纽荷尔,成了村里第一批规模发展柑橘的种植大户。

可每年秋天看着柑橘树陆续挂果,朱文培就开始犯愁。“柑橘都是通过中间商销售,利润全被抽走了,尤其是碰上丰收的旺季,中间商还会拼命压价。”他担心果子烂在地里,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出售。

“果子卖不起价钱,种地都没盼头。”一次,在与村干部聊天时,朱文培忍不住抱怨。2024年,村里组建了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出面与垫江城区的超市、企业签订订单协议,负责销售村民的农副产品。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朱文培的柑橘卖出了每斤6元的好价,“现在一年收入就有七八万,一点不比外出打工差。”

过去一年,龙田村通过培育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骨干,扩大了柑橘、莲藕、艾叶等特色产业规模。

与此同时,龙田村还深挖本土翰林文化,复原了翰林学堂,按照明清建筑风格对主公路沿线的农房屋舍进行了风貌改造,以村集体入股的形式成立了文化旅游开发公司,主要承接一些旅游研学和工程建设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我们先做出成效,再慢慢吸引社会资本进来。”杨明庆说,高峰时期,村里每天接待的研学游客就有上百人,2024年就为村集体带来10万余元的经济收入。

接下来,龙田村还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何维   主编:周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