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赋能,临空经济示范区冲刺1000亿元GDP
2024-12-10 08:23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 受访者供图
12月3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落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鲜为人知的是,C919身上所使用的隔音隔热用玻璃纤维棉毡和航空安全带就来自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下称临空经济示范区)的两家企业。
“高新企业汇聚,临空经济发展正呈现上升趋势。”12月4日,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改革赋能,今年1-9月,临空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5亿元,同比增长3.0%;1-10月,江北国际机场分别完成旅客、货邮吞吐量4095.64万人次、38.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8%、22.4%,货运吞吐量达到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
今年,临空经济示范区临空经济指数较去年提升1位,排名全国第6,力争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800万人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
▲6月18日,方大航空国际总部正式入驻渝北,推出“方大重庆航空城”项目。受访者供图
盘活闲置园区资产超14亿元
今年8月8日,金悦川岚创新产业园开楼暨揭牌仪式在渝北区北城国际中心举行,致力于打造渝北楼宇示范项目,力争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人才汇聚渝北。
“这是我们引入民营资本,盘活北城国际写字楼的样板工程。”渝北区临空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初,渝北区引进金科智慧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金悦川岚创新产业园的投资运营主体,同时借助川岚商业集团的招商运营能力及全国各地的产业资源,重点招引软件及信息服务、科技创新、总部类企业入驻,“半年多的努力,创新产业园首期装修已经完成,首批企业陆续入驻。”
这只是临空示范区“三攻坚一盘活”改革成果之一。今年以来,渝北区以市级开发平台改革为契机,整合精简重庆空港工业园区、创新经济走廊、空港新城3个管委会,设置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组建临空投资、空港城发、战新产业3大集团,推动园区运营公司加速向产业投资、资本运营公司转型,高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空港城发集团整理公司闲置资产,采用公开招租的模式实现了闲置资产再利用,截至目前累计盘活资产面积达898.47平方米,青年公寓的使用率也提升至86%,同时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创新停车场经营思路,推动共享停车和充电桩建设业务,形成了多元化收入结构。
截至9月,空港城发集团及子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0亿元,其中,租金收入达2000余万元。
“改革赋能,企业市场化转型,提升了经营效率和发展质量。”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管委会成立以来,国有公司综合融资成本降至5%,盘活闲置园区资产超14亿元,全市首笔5000万元置换非标债务“银团贷款”投放到位。
冲刺全年货邮吞吐量40万吨
在江北国际机场,记者看到T3B航站楼主楼幕墙已基本完工。这是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卫星厅,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的需求。
▲一架飞机正从江北国际机场起飞。 受访者供图
作为T3A航站楼的国内旅客卫星厅,T3B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其功能区域主要包括国内出发、国内到达、国内中转、两舱服务、捷运系统站台、商业设施区、办公区等。旅客在T3A完成值机、安检流程后,通过乘坐全球首个采用定制式、跨座式单轨的旅客捷运系统,3分钟即可到达T3B航站楼候机。
“T3B航站楼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66.95亿元,预计2025年可全面投用。”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随着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的建成投用,江北国际机场将形成4条跑道、4座航站楼的布局,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飞机起降5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的需求。T3B航站楼建成投用,不仅可极大提升机场的运行效率和航空辐射能力,也将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正推进木耳航空物流园、机场航空物流园、中新航空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推动航空口岸“五合一”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建设;推动枢纽运营单位建成航空前置货站、进口生物医药分拨中心、进境种苗指定监管场地等设施;鼓励辖区物流企业申报规上物流企业、A级物流企业、星级冷链物流企业等,壮大航空物流产业集群 。
“助力机场建设,提高枢纽能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C4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先后引进万科、普洛斯、顺丰西南运营总部、长安整车中转基地等重点项目4个,正式合同额近80亿元。他表示,“口岸通关服务效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我们有信心冲刺江北机场全年货邮吞吐量40万吨的目标任务。”
补链成群临空产业加速集聚
6月18日,方大航空国际总部正式入驻渝北,推出“方大重庆航空城”项目,建设1个国际总部和客货运2个主基地航空公司,引进3个临空产业项目,加强4个航空强关联产业,新建1家综合物流服务企业。
签约以来,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统筹推进方大航空国际总部和5个子项目落地,以“一楼一地”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成立合资公司;航空食品、航空培训、飞机维修和拆解、航空循环利用等4个项目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争取2130万元超长期国债,用于重庆市飞机精细化拆解及再制造项目。
6月28日,海南航空旗下扬子江租赁公司在渝北区完成首单保税飞机租赁业务,标志着方大重庆航空城飞机租赁项目成功落地。到目前,该项目共引进10架飞机开展租赁业务,货值超5.8亿美元。
“依托方大集团做好航空产业以商招商。”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编制“临空产业链”规划实施方案,指导空天产业招商,支撑临空产业项目落地;依托航空口岸优势,推动航空物流产业发展,持续开展航空物流“链主”企业招商,深耕航空产业链,大力招引和培育航空物流、航空制造、eVOLT等产业。
据统计,1-10月,临空经济示范区新签约招商项目42个,合同投资额707.93亿元,其中50亿-100亿级项目3个、20亿-50亿级项目14个,重大项目签约数在全市位居前列;新开工项目共26个,项目开工率超7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补链成群,吸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落地。”该负责人称,将依托空港工业园、前沿科技城,通用航空飞机及供应链项目落户渝北;依托链主企业“老树发新枝”,长安渝北新工厂、北斗星通智能产业园等龙头项目建成投产;引导传统物流企业向“物流+商贸”“物流+结算”“物流+加工”转型;支持OPPO、传音等智能终端类生产企业加大进出口规模,挖掘外贸新增长点。目前,临空产业正加速集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规上工业企业超170家,力争实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奋力打造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临空经济示范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