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CP上大分!这一经验获全国推广
2024-08-09 07:23
近日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
向全国介绍推广
川渝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工作实践经验
据了解
川渝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成绩显著
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
达标率100%
据悉,今年是川渝两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连续第5年开展联合执法工作。川渝两地5年累计检查企业3000余家次,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2000余个,立案查处150余件,发布典型案例24件,有效打击跨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共同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四川重庆河湖风景。图源视觉中国
川渝CP合力上大分
到底在哪些方面加强了联动?
01
联合监管执法制度列入重点任务
一方面,不断健全联动制度。川渝两地党委、政府联合生态环境部共同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联合监管执法制度列入重点任务。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出台《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联合执法提供法理依据。
另一方面,持续完善联动机制。两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多次修订《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达成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统一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标准、统一自由裁量基准等12条具体合作措施。两地生态环境、公安、检察等3部门共同签订《四川省、重庆市危险废物案件跨省联合执法机制》,推动违法线索互联、调查取证互助、处理结果互认、执法尺度统一。
两省市公检法司环5部门还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行刑衔接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污染环境案件相关问题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在数智化系统应用、环保警勤联动、“检察+”协作体系等方面深化协作,构建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格局。
02
川渝19市区联合执法贯穿全年
据介绍,川渝两地已连续2年组织联合执法稽查、异地交叉稽查、案卷交叉评查等,联合举办川渝蓉联合执法大讲堂8期。川渝毗邻19个市区贯穿全年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
其中,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重庆市梁平区对跨界河流铜钵河的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案件,成为贯穿全年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根据跨界河流铜钵河上河坝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突然升高线索,川渝两地两地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按照联合执法机制立即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及时查处了某农业公司。
下一步,川渝两地将继续用好、用活联合执法这一有效手段,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深化两地交流合作,推动川渝两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为川渝CP点赞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