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成都已开具1762份市场主体专用信用报告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4-05-23 09:42

    企业是否受过行政处罚?是否上过失信名单?……以前企业要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需要到各相关部门逐一申请,如今只需开具一份市场主体专用信用报告,便可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

    记者22日从成都市发改委获悉,自4月1日实施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以来,截至5月21日,市场主体共开局专用信用报告1762份。

    从应用场景来看,其中申请上市383份、申请资金支持452份、招投标327份、评优评先59份、申请优惠政策146份、政府采购25份、产权交易4份、其他用途366份。可见,专用版信用报告的推出,在企业上市融资、采购招投标等方面极大地简化了相关企业办事手续和流程,为企业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之前我们制作一个项目标书,客户经常要提供许多‘无违法违规证明’材料,现在只需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在网上轻松打印一份《市场主体专用信用报告》,真的是太方便了。”中云汇(成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巩宁宁告诉记者,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他们经常参加各类业务竞标,跑很多单位,现在方便多了,既节省了时间,也省去了大量往返奔波。

    2024年4月1日,宝利根(成都)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西区)打印了成都市首份《市场主体专用信用报告》

    作为一家服务超20000家企业的机构,四川一企无忧企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碧对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的创新举措带来的便利体会颇多。她介绍,过去一个企业有可能同时出现涉及市场监管、税务、环保、公安、司法等多个领域、多部门的信用问题,要去开具这些无违法违规证明流程和资料十分繁琐,整个过程可能耗时数月,严重影响企业的业务进度,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尤其是在急需证明用于投标、融资或上市等紧迫情况下。“一个平台,一站式服务,这种‘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模式,增强了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了企业的信心和预期。”黄碧告诉记者。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已在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人力社保、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25个高频领域,实施以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同时,正积极对接科技、邮政、体育等14个部门,确保8月1日前专用信用报告覆盖全部39个领域。下一步,将积极扩展专用信用报告应用场景,逐步扩展专用信用报告覆盖上市主体实控人、董事监事高管等自然人;大力探索在成渝两地、成德眉资四市推动专用信用报告互认。跟踪评估全市推行情况,优化扩展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编辑:何维     主编:周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