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候选人|做好事不计细账 让好家风影响后人——巫溪石德荣29年收留7名残疾人
2025-08-05 22:05
8月5日上午5点,家住巫溪县宁厂镇猫儿滩社区的石德荣早早起了床。58岁的她轻手轻脚来到73岁残疾人陈词林床边查看,确认老人身体无恙后才安心离开准备早饭。
▲石德荣。记者尹诗语摄/视觉重庆
1996年以来,石德荣一家已先后收留过7名无家可归的残疾人,陈词林就是其中一个。朝夕相处数十年,他们已和石德荣一家情同亲人。近日,2025年第三批“中国好人”候选人重庆建议人选名单公布,石德荣入选。
父亲的教诲指引她助人为乐
“我父亲在公安局工作,他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好人,也是我儿时的偶像。”石德荣说,小时候父亲常告诫自己要做好事,正是父亲的教诲,指引她走上了这条助人为乐的道路。
1996年冬天,51岁的陈建康住进了石德荣家中。此前,他与年近八旬的母亲相依为命。
“浪巴子(陈建康小名)是个聋哑人,他妈妈精神有问题,都是可怜人。”平日里,石德荣一家就对陈建康母子多有照顾,经常送吃送穿。陈建康母亲去世时,也是石德荣夫妇帮着料理后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母亲去世后不久,就因烤火不小心把房子烧成残垣断壁。无家可归的陈建康,只得看着眼前的废墟默默流泪。
“母亲没了,房子也没了。”石德荣夫妇一商量,多个人吃饭不成问题。于是,他们把陈建康接到家中同吃同住,像亲人一样照顾他。
“他很感激我们,总是把屋头收拾得干干净净。可惜2007年他突发心肌梗死去世,至今我想起心里还难受。”回想起“巴浪子”,石德荣的眼睛湿润了。
对每个“家人”她都悉心照料
这些年来,石德荣一家还收留了方福强、周明翠、龙月喜、舒成龙、陈词林等残疾人。对每一名“家人”,她都悉心照料。
▲2024年12月18日,巫溪县宁厂镇猫儿滩社区,74岁的陈词林身披蓝色的围布,石德荣正在为他剪头。记者尹诗语摄/视觉重庆
方福强曾是石德荣在巫溪原长桂粮站工作时的同事,身体有残疾,后来精神也出了问题,继子还患有尿毒症。6年时间里,石德荣每年都要给他送很多生活必需品和现金。2019年,石德荣夫妇更是将他接到家中照料直到去世。
“如今就‘九娃子’陈词林和‘捡娃子’赵祖相和我们一起了。”石德荣说,陈词林原来和哥嫂生活在大河乡民主村,后来哥哥去世,嫂子要养3个孩子,万般无奈上门求助。石德荣夫妇第二天就将陈词林接到了家中,一住就是20年。
石德荣是赵祖相伯母的妹妹。2020年5月16日下午,赵祖相为一家公司安装监控探头时不慎从高处坠落,全身16处骨折,多脏器破裂。
石德荣赶到医院时,赵祖相刚做完脾脏切除手术。当地医院建议立即转院治疗,可公司经营者马某缴纳部分医药费后失联。赵祖相双亲早已离世,其哥嫂因无力支付医药费也准备放弃,唯独石德荣却坚持转院。有人冷嘲热讽:“你一个外人,操哪样心哦!”
“死在半路丧葬费我给,后事我料理,哪怕是植物人、残疾人我都养着。”在石德荣的坚持下,赵祖相最终转院到三峡中心医院。在垫付了1万多元医药费后,石德荣想方设法找到马某,支付了赵祖相的20余万元医药费,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021年春节,拄着双拐的赵祖相来到石德荣家中感谢救命之恩。扶着赵祖相,石德荣做出了一个决定:“以后你就在屋里住下,我和你姨爹管你吃、管你住。”
泪水瞬间涌出眼眶,赵祖相抱着石德荣失声痛哭。
做好事不计细账 让好家风影响后人
收留了那么多残疾人,石德荣夫妇也没少受委屈,周明翠和龙月喜就让他们遭罪不少。
周明翠患有精神病,发病时常在猫儿滩乱打人、骂人。为此,石德荣不仅时常要向被她打的人赔礼道歉,有时还要赔付医药费。
今年55岁的龙月喜是猫儿滩社区居民,孤身一人的他10余年前被查出患有脑瘤。看到他生活艰难,石德荣夫妇就让其在家中常住,2024年7月,相关部门将他送往敬老院照顾。
收养残疾人、照顾左邻右舍近30年时间,石德荣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投入了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如今“九娃子”陈词林每年要住院三四次,每次住院花费都近3000元;“捡娃子”赵祖相也多次住院,每个月中药费用超过1000元……镇里多次提出对石德荣一家进行补助,均被她婉言谢绝:“我就想着把人照顾好,从没算过这些细账。再说做好事不得吃亏,好家风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后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