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州区云枫街道龙珠社区,居民们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社区党总支书记谭理。她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多半是带着党员和网格员,往小区院里“摆摊”去了。
谭理的“摊位”收集了民情、化解了矛盾,更“摆”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谭理(右起第三)和社区工作人员摆摊收集民情民意。受访者供图
摆开“民情摊”
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问需”
“以前是群众有事找社区,门难找、脸难看的情况难免存在。现在,我们主动把‘摊位’支到群众楼下,亮明身份,倾听声音。”11月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谭理道出了工作法转变的核心。
她的“民情摊”没有复杂陈设,一张桌子、几把塑料椅,再配上记录本、笔,就成了收集民意的“前沿阵地”,专等居民来反映问题。

▲谭理(左起第二)和居民打成一片。受访者供图
“摊位”刚摆起来时,不少居民还带着观望心态。看到“摊位”持续存在,侨源小区的李阿姨愁容满面地前来诉说困扰:“我们小区的化粪池今年堵了好几回,地势狭小,找附近单位协商也没结果。”
而在移民居多的富泉苑小区,“摊位”首次开张就收到了关于废弃水池安全隐患、私拉电线、楼道杂物堆积等数十条意见。尤其私拉电线充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此前,该小区就曾发生过电动车起火,虽然发现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居民们仍然非常担忧:“车都烧起来了,要是发生在凌晨,大家都熟睡根本来不及发现火情,这个责任谁担得起?”
除了线下“摆摊”,社区还让“数据跑腿”,借助“141”基层智治平台线上收集民情,延伸“摆摊”场景。一周内,社区就梳理出6大类63个具体问题,针对58条反映私拉电线充电的投诉,社区随即组织排查,专门摸排出3处私拉乱拉点位。
“书记就在院里听我们倒苦水,当场记下来、给回应,这感觉,踏实!”居民刘大爷的感慨,道出了大伙的心声。
设立“攻坚摊”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收集问题只是起点,解决问题才是根本。
针对梳理出的“硬骨头”,谭理的“摊位”升级为“攻坚摊”。她不仅联动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还请来专业社工,现场办公、群策群力。
富泉苑小区废弃水池改造是个“老大难”,谭理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在水池边连续开了几次“现场会”,通过多次协商,最终大家一致同意将其改建为“邻里花园”。
为此,社区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将复杂任务分解,引导有园艺、施工特长的居民参与设计和建设。
整治私拉电线乱象时,需要选一处安全的充电点位,可选址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觉得充电区离楼栋太近有风险,有人担心离得太远不方便。这时,有老党员提议:“把小区废弃的自行车棚改造成充电区,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远离居民楼,既省钱又安全!”这话点醒了众人。
于是,社区负责协调安装、物业整理飞线……社区电工师傅老袁见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自发组建“红匠服务队”,仅用10天就完成36个充电桩的安装,费用比市场价低30%。
“现在好了,社区专门弄了充电专区,充电桩规范又安全,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对于使用电瓶车的业主来说,多走几步路就能充电,方便又放心,咱们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真是实实在在提上来了,打心底里为这个整治点赞!”居民张阿姨竖起大拇指。
“‘攻坚摊’不是我来‘打攻坚战’,而是把大家拧成一股绳,从‘独角戏’到‘大合唱’,大家共同攻坚。”谭理说。
落实“收摊”机制
从“一时好”到“长久安”
改造完成不是终点,长效维护也很关键。
所以整治完成后,谭理的“摊位”却并没有完全撤走,而是转入“收摊复盘”阶段。
比如,车棚充电区建成后,如何避免“建而不管”?为此,社区在“收摊复盘”机制中,将车棚管理纳入网格巡查,实行“红黄绿”三色分码积分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还开展“最美车棚”“年末守护之星”评选,鼓励电工师傅等专业力量注册成为网格“N”力量,形成了技术赋能+网格巡查的互补合力。
如今的龙珠社区又有了很多改变。
在她的带动下,社会还孵化出“邻里帮帮团”“老匠人维修队”“红枫议事团”“文明巡访团”等多个居民自治项目,为基层治理融入新动能。
富泉苑小区2号楼是无电梯老楼,6楼独居老人张大爷反映下楼难,高楼层居民一致同意加装电梯。然而,1楼有住户顾虑采光和噪音明确反对。
“邻里帮帮团”小王得知后,集中业主座谈、邀请电梯公司现场勘测,同时上门走访低楼层住户,讲解补贴政策,由专业勘察后承诺施工避开休息时段、完工后绿化恢复。最终多方达成共识。电梯安装3个月后竣工,既解决了高楼层出行难题,也打消了低楼层顾虑。
当地居民还通过“红枫议事团”自主协商,成功解决了停车位规划和垃圾分类等难题。
在“摆摊书记”谭理的推动下,“摆摊三步工作法”成效显著:社区累计清理楼道杂物28吨,新增便民设施15处,化解矛盾纠纷45起,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看到邻里关系在共治中愈发融洽,谭理倍感欣慰:“改造完成不是终点,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形成长效治理机制,才是我们‘收摊’时最需要留下的宝贵财富。”
如今,龙珠社区的“摊位”仍在不断延伸:从义诊摊、法律咨询摊到共享工具墙、老年食堂,一个个暖心“摊位”绘就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