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晴高温下森林火灾“零发生”,重庆如何交出硬核答卷?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朱婷

2025-10-09 19:39

10月9日,綦江区郭扶镇垮山村的林间,应急“鹰眼”正不间断扫视,捕捉着可能出现的异常烟雾;130余公里外,南川区庆元镇飞龙村山顶,“智慧林长·森林防灭火”系统实时筛查着林区烟火踪迹……今年入夏以来,重庆遭遇9轮高温天气,累计发布41期高温预警信号及3期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信号,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

面对挑战,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应急、林业、公安等多部门力量,织密“监测、巡护、救援”防控网,交出了连晴高温期间森林火灾“零发生”的满意答卷。

▲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长寿支队带装巡山。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人力 + 科技

构建“早发现”监测预警网

“飞龙村山顶疑似火情!”前不久,南川区庆元镇,农林服务岗工作人员向朝华、村级林长黄安胜、护林员邓小兰、监督员马豪志同时收到“智慧林长·森林防灭火”应用系统发来的预警信息。

黄安胜现场查看后发现,是村民农事用火引起的预警。现场快速处置后,他还对村民进行了教育。整个处置过程用时不到10分钟。

快速响应背后,是依托“人力 + 科技”构建的立体监测预警网。

“依托‘智慧林长·森林防灭火’应用和林火监控视频,我们能第一时间发现林区违规用火行为。同时,该系统根据‘一长三员’位置信息,可就近安排人员前往核查处置,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向朝华说。

如今,南川区已建成林火监控视频系统108套,通过接入“智慧林长·森林防灭火”应用,构建起森林防火全链条管理体系。

“人力+科技”,是重庆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一个缩影。

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入夏以来,全市1.8万名林长、3.55万名护林员坚守岗位,39个涉林区县及919个涉林乡镇(街道)压实属地责任;市、区县两级100余架无人机、5200余个林火视频监控、3503个林下红外报警器,组成智能火情感知体系,实时监测火情。奉节县新投入60套电子围栏,通过智能抓拍终端,精准识别携带火种、露营装备的违规入林人员,10秒内通过5G预警推送信息至护林员及涉事人员,显著提升预警效率。

空地联动

立体巡护守好青山绿水

“天干物燥,千万别在田坝烧渣渣!”前段时间,巴南区东温泉镇的山间,摩托车头绑着的扩音器里,防火提醒声一遍遍响彻林野。

这支由当地镇村干部、志愿者组成的森林防火“摩帮”巡逻队,无惧高温酷暑,每日穿林过涧巡山12小时——正如队员蒋文彬所说,相比其他车辆,摩托车机动性更强,能深入复杂地形区域,大幅提升巡山效率,成为守护森林安全的“灵活力量”。

▲巴南区东温泉镇,由镇村干部、志愿者组成的“摩帮”巡逻队,每天巡山12小时。刘纪湄摄

而这样的创新实践,在东温泉镇河岸村的农家院坝也得到群众的理解认可。一位老人接过队员递来的防火宣传单笑着说:“你们天天骑摩托宣传,我们都记牢了,防火大事肯定上心!”

不止于“摩帮”巡护,各地基层正因地制宜,用多样化创新举措,筑牢森林防灭火防线。

在巫山县双龙镇,志愿宣传队以“入户宣讲+喇叭播报”为抓手,既上门发放资料、解读防火法规,又结合真实案例“以案说法”,还通过广播、宣传车循环播报用火禁令,让防火意识深入人心;南川区则借力科技赋能,建成智慧应急无人机系统,在工业园区布设3个无人机机场,覆盖10余个国有林场乡镇,实现隐患精准排查。

如今,重庆多地已形成“空地联动”的立体巡护模式,及时制止多起违规用火。在高火险期内,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始终保持二级备战状态:地面上,日均1.2万余人次带装巡护,检查防火站(点)3000余个;天空中,5架次直升机、60余架次无人机协同作业,日均空中巡护超2000公里。从“摩帮”穿梭林间,到无人机巡查上空,再到全员备战的应急机制,多方力量正合力织密森林“防火网”,用扎实行动守护着绿水青山。

力量前置

筑牢“快处置”救援保障网

国庆假期前夕,一场聚焦极端场景的通信保障演练在黔江区拉开帷幕。

此次演练由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主导,16名指战员携6台特种车辆奔赴现场,针对特殊灾害中易出现的通信盲区、补给延迟等痛点,重点强化多手段通信部署能力,优化“车-机-人”协同保障模式,旨在持续提升全天候、全地形、多场景下的应急保障水平。

抵达演练现场后,队伍迅速进入实战状态:一方面,依托通信前突车上的卫星便携站、卫星电话、370基站等设备,仅用5分钟便实现前方指挥部与后方指挥大厅的音视频实时互联,确保灾情信息第一时间传递、指挥指令高效下达。

这场演练,正是重庆全方位做实应急救援准备的生动写照。

为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重庆依托“数字应急”平台,打通12个部门26个业务系统数据壁垒,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即便遭遇“三断”情况,仍能快速组网实现前后方协同作战。同时,制定“前后方”指挥部运行机制,为应急处置提供精准调度支撑。

与强大保障能力相匹配的,是科学周密的救援力量部署。重庆坚持“队伍前置”原则,统筹各级力量,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国家森林消防重庆机动队伍238人全员备勤,其中100人定点驻防奉节;航空救援总队6架直升机分别靠前驻防龙兴、万州、黔江,构建空中应急支援网;市应急救援总队及各区县救援队伍同步向重点林区前置驻防。截至目前,全市专业队伍累计值班备勤已达87.1万余人次。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张珺 主编: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