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故事讲大道理、身边事传新思想,“三级院坝”赋能创新宣讲→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09 09:57

一条条板凳院坝内摆放、一场场宣讲振奋人心、一句句民声汇聚民智……这样的场景,宛如一首和谐的交响曲,奏响在重庆璧山区的各个角落。

群众在哪里,宣讲队伍就汇聚在哪里。重庆璧山区积极探索基层思政工作新模式,以“三级院坝”宣讲队为载体,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体系。截至目前,已组建131支宣讲队伍,按照“固定+流动”等方式,用小故事讲大道理、身边事传新思想,切实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从“最后一公里”变“最美零距离”

福禄镇“福翁评谈”宣讲队队长张德贵,既是重庆市非遗项目“璧山评书”传承人,又是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将评书艺术与理论宣讲巧妙结合,创作出《乡村振兴谱新篇》《二十大精神指航程》等系列作品,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草根理论家”。

该区打破传统宣讲模式,构建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草根名嘴”的立体化宣讲队伍,各镇街组建以党委书记为队长的宣讲分队,各村(社区)培育以老党员、新乡贤、致富能手为骨干的宣讲小队。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比赛选拔”的方式,从全区各行各业选拔出300余名宣讲骨干,其中既有高校教授、党校教师等理论专家,也有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乡土人才。

“说一说,唱一唱,先赞十年大变样;说城市,赞村乡,千年贫困变小康;十年变革大发展,前行大道宽又宽……”近日,位于正兴镇河堰村的肖家院子热闹非凡,宣讲队精心编排的小品,以轻松愉悦的方式,为群众解读最新的政策法规,使党的创新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推动理论宣讲从“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零距离”。

精准滴灌激活乡风文明新动能

璧山区按照“15分钟宣讲服务圈”的理念,构建起“固定阵地+流动讲台+云端课堂”的三维空间体系。“院坝茶话会”,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精神驿站”。工间休息“10分钟微宣讲”,年均开展200余场。云端“璧山理论小讲堂”直播宣讲,累计吸引20万人次观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璧山区打破传统思政教育在基层的时空限制和形式局限,多元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及时对群众关心的思想和实际问题做出理论回应和政策解读。据统计,全区累计开展“三级院坝”宣讲超1万余场,解答政策咨询3000余次,进一步增强了政策宣传的覆盖面,加深了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党的理论政策沉下去,群众意见收上来,依托“三级院坝”宣讲队,全区共收集意见建议1000余条,联动解决问题5616个,调解民事纠纷540起,群众认可度达93.8%,进一步促进了邻里和睦,密切了干群关系,激活了乡风文明新动能,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基层治理实现新突破

“注重理论宣讲与解决群众思想困惑有机结合,着力加强政策解读,不断为群众精心烹制一道道可口的‘开心宴’,确保了一个个新政策精准呈现。”正兴镇“三级院坝”理论宣讲队负责人说,大家有说有笑间,方针政策更清楚了,干群关系也更亲近了。

该区以“三级院坝会”为牵引,推动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将“积分赋能”与“网格管理”有机结合,不断迭代升级“积分制”,畅通基层治理循环,提高基层治理成效,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今年6月底,璧山区已有“黄葛树下说家事”“古道热肠·好乡邻”等特色院坝会品牌30余个。流转督办区级联办事项210件,创新性举办耕地保护、卫生健康等“专题院坝会”100余场,联动解决问题超过8378条,诉求响应率、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在90%以上。

“通过‘三级院坝会’、积分制和网格管理,把群众的利益联结起来,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璧山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肖伦友如是说。(李国)

原标题: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来源: 工人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张珺 主编: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