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庆各级各部门动真碰硬抓实抓细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2025-08-06 16:10
近段时间,我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抓实抓细抓到底的态度,有力推动作风突出问题发现解决,以动真碰硬形成强大震慑,确保学习教育达到预期效果,赢得干部群众认可。
干字当头 担当作为破难题
面对辖区部分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开州区坚决打好移民自建房产权登记攻坚战。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征求群众意见1.5万余人次,召开恳谈会、院坝会200余场,收集意见建议1200余条,开展现场办公15次,带案下访、现场接访300余人次,与群众面对面探讨解决办法,形成25条共识。
通过认真梳理相关政策细化出台16项管用举措,开州区优化办证流程缩短办理时长,采取“手续容缺”办理一批、“减费降负”办理一批、“先证后费”办理一批、“兜底服务”办理一批,为群众送达产权证1.68万本,2045套房屋实现产权过户,群众对办证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和办理结果等给予积极评价。
办证难、领证慢,是当前我市不动产登记的突出问题。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通过调研、接访下访等,起底全市8.84万户不动产登记难题,从作风建设深挖思想和问题根源,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着手,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协商对策,开设“反映登记问题窗口”41个,聚焦“反复跑动、经常退件”办证痛点,靶向制定12条整改举措,已累计完成不动产登记近6万本。日前,重庆“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登记便利”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全国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改革典型案例。
条分缕析 以案为鉴护民利
因强行拆除养鱼池侵害群众利益,璧山区在学习教育中以案为鉴、深刻反思,将其作为“身边案、最近案、典型案”,深入推进以案促改促治。针对暴露出的干部作风不严不实、法治理念淡薄等问题,璧山区聚焦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服务群众有差距开展检视剖析,涉事的大路街道主要负责人现身说法,区委常委班子复盘分析,召开警示教育专题会深刻汲取教训。
璧山区将案件作为领导干部培训进修的重要课程,邀请政法领域专家以案释法,以提升法治思维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对照问题清单,该区又深入查摆出10类作风问题,走访收集群众急难愁盼近1300条,动真碰硬抓实问题整改,持续改进干部作风,实现标本兼治。
黔江区将学习教育与监督管理深度贯通,金溪镇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副书记40余人赴武陵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让干部直观感受“一念之差”“一生之痛”,敲响廉洁自律警钟。精选5起涉及基层“微权力”的典型案例,重点分析干部违纪“从1张卡、1顿饭、1瓶酒开始”的共性特征,对查摆检视出的问题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打表推进。
厉行节约 以身作则反浪费
江北区以打造智慧机关食堂为抓手,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全区机关食堂开展拉网式自查,查找出7方面24个问题,运用大数据手段对机关食堂近5年运行情况进行穿透式分析,梳理精准发现食材采购“跑冒滴漏”、公务接待“超标拆分”、经费审批“自由裁量”、库存管理“账实不符”等风险点10个。
该区立足“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创新打造“智慧机关食堂”综合管理平台并在67家区属镇街、企事业单位贯通运用。通过数字赋能,在食材采购管理、用餐监督、服务决策等方面提升监管质效。同时,用好平台大数据智能分析成果,推动制定和修订完善有关制度近80个,实现机关食堂食材采购、用米量、用油量、厨余垃圾、库存积压量“5个下降”。
武隆区以制度完善、监督检查、资金管控为抓手,推动政府“过紧日子”十六条举措进一步落到实处。该区从“三公”经费预算中压减422万元,累计压减各类支出1.3亿余元,把压减出来的财政资金向出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领域倾斜,全区400公里农村公路安装上了护栏,新建一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2.1万余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18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工……据统计,该区上半年民生支出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较去年同期增长16.28%。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