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靶向破除接待藩篱 公务往来清爽有度
2025-07-18 21:36
“本以为按规定报销不容易被发现,心存侥幸重复报销了餐费,没想到还是被查了出来。”前不久,九龙坡区某街道干部李某的反思,暴露了部分干部对公务报销的侥幸心理。这一细节,揭示了违规公务接待往往伪装在合规外衣之下的隐蔽性。
今年以来,重庆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针对违规公务接待进行精准监督、靶向施治,以有力举措破除隐形变异的公务接待藩篱,推动形成公私分明、清清爽爽的公务往来新气象。
九龙坡区纪委监委在学习教育专项整治中发现,某街道李某等11名干部存在违规重复报销伙食费问题。经查,11人在赴结对区县考察时,重复报销了对方已承担的餐费1320元。最终,相关人员被严肃处理,所涉款项全数追回。
然而,规范公务接待远不止于管好“钱袋子”,更要紧盯“饭桌子”。
为此,黔江区纪委监委畅通监督举报渠道,聚焦教育、医疗、国企等领域精准发力,今年已查处违规吃喝问题11人。同时,通过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财会、审计、统计等监督力量贯通协同,开展多部门专项检查,发现并查处无公函接待、一函多餐等“隐形变异”问题10余个。
当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那些藏身于“暗箱”的违规公务接待更无处遁形。永川区纪委监委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协作,借助增值税电子底账管理系统和税收大数据平台,定期对餐饮发票进行数据分析,排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异常开票信息,高效挖掘违规公务接待线索。今年以来,该区通过数据比对严肃查处3件3人。
精准“查病”之后,“治病”除根、巩固成效的“后半篇文章”更为关键。重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整改规范与源头治理深度融合。
云阳县纪委监委聚焦“规范流程、严控标准、强化监管”,出台细则扎紧制度笼子。同步紧盯制度执行,联动多部门建立监督机制,压实“先审批、后接待”铁规,杜绝无公函、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涪陵区纪委监委则将警示教育作为深化整改的关键一环,更新廉政教育基地内容,强化以案示警,通过通报案例、专题剖析等深化“以案四说”,今年已开展警示教育224场次,覆盖超9000人次,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这次学习教育,特别是身边案例的剖析,让公务接待的红线底线刻在了心里,必须时时保持警醒、处处严守规矩。”涪陵区一位干部的切身体会,道出了靶向施治带来的深刻转变。这种思想上的警醒与行动上的自觉,正是重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入整治违规公务接待,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生动体现。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