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区县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推动作风建设向“新”出发
2025-07-09 18:11
这段时间,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推动作风建设向“新”出发,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迈开步子“走出去”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区县一方面迈开步子“走出去”,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另一方面敞开胸怀“请进来”,接受群众监督。
渝北区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学促干、学以致用,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生动实践,以群众满意度检验学习教育成色,主动敞开大门问需接诊,通过领导包联、“一月一监督”、调研督导、巡察走访等多渠道多形式摸排梳理群众诉求2209个,坚定不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困扰群众的“老大难”问题,把“问题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清单”。
江津区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认真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常态落实“三会”解决“三事”机制,领导干部带头持续改进工作作风,采取马路办公、院坝会等形式,深入车间班组、田间地头看实况、查实情,把“八张问题清单”作为了解群众意见建议的重要渠道,着力解决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目前,全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7922人次,征求群众意见建议468条,收集问题227个,立行立改167个。
在学习教育期间,垫江县纪委监委坚持开门搞教育,下沉一线“收”意见,在整改整治中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敲门”,推动党员干部四下基层,深入基层调研664次,接访群众2100人次,将办公桌搬到群众身边。深化运用“12345热线”“廉情驿站”“码上监督”等渠道,融合“垫小二”助企专项行动,用好“民呼我为”平台,通过实地、平台、专线等方式查摆问题、边查边改提升服务效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434件。
涪陵区纪委监委坚持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一方面,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走田坎”行动,依托片区协作机制,统筹纪检监察力量对432个村(社区)全覆盖走访,采取“听看查问”等方式,收集群众反映问题261个,转为问题线索109件,已立案查处9件9人。另一方面,将群众反映的“差评”纳入整改清单,明确责任和时限,并要求责任部门定期公开晒出整改进度与成效,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栏等平台“开门晾晒”,让整改全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成效一目了然。
从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入手
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期盼的事情做起,作风建设的实效最终要体现在为群众办成了多少好事实事。各区县一体推进学查改,从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入手,让学习教育的成果真正惠及群众。
“多收的钱退给我们了,现在小区公示栏增设了‘三亮三即时’板块,对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公共资金使用情况等多项内容进行定期公示,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果。”近日,秀山县纪检监察干部在该县中和街道某小区回访,小区业主对整改工作纷纷表示满意。此前,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物业服务问题,秀山县纪委监委结合学习教育,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深入住宅小区摸排,对物业服务收费、公共收益公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等开展专项监督,推动县住建委建立完善物业服务科学评价、公共资金管理等相关制度,倒逼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荣昌区将学习教育与改善营商环境紧密结合,不断优化“不把自己当官、不对企业说‘不’、不夹杂个人私利”的工作作风。建设“荣易办·帮您办”服务队26支,全程跟踪服务重点企业需求;优化政务服务,企业拿地到办证全流程办件时间由原来61个工作日压缩到19个工作日;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累计为民营企业发放贷款1458笔63.61亿元;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探索打造“一院两校”创新创业生态圈,建成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00多个。用好“双评双促”制度,收集企业意见建议800余件,办理回复率达100%。
以改进作风新成效推动新重庆建设
各区县将学习教育与监督检查、查办案件相结合,以作风转变推动履职担当。
渝中区纪委监委组建4个监督检查组开展专项监督,对发现的查摆问题不深不透、财务监管存在漏洞等18个问题限时整改、清单销号。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调研,对发现的6方面12个具体问题表现,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针对作风建设明察暗访发现的5个单位11个问题,“一对一”发函整改,约谈10人,督促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今年以来严肃查处了渝中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单位参保科原科长贺璞、原技师李方尧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10起,给予批评教育和处理12人。
巫山县纪委监委聚焦以“政绩”为由乱作为、以“稳定”为由不作为、以“问责”为由不敢为、以“困难”为由不善为等突出问题,充分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群众信访等真督严促,每月督促围绕县纪委监委牵头的5个专项整治重点强化监督监管,及时移送问题线索。同时整合建立10个监督片区,联合开展监督检查,深挖“窝案”“类案”,持续推进作风转变。截至目前,已查处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干部2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组织处理2人。
武隆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公安局建立“纪警协同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工作机制”,通过“七必问”“八查清”深挖酒驾醉驾背后可能涉及的公车私用、公款吃喝、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四风”和腐败问题。3月以来,协同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4人。同时,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破解酒驾醉驾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身份甄别不精准、线索移送不及时等问题,线上线下保持对酒驾醉驾查处的高压态势,促进作风持续转变。2025年上半年,全区因酒驾醉驾问题被查处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人数同比下降40%。
璧山区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持续到基层站所、田间地头、工厂企业等群众较集中的地方定期走访,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收集问题线索,确保问题找准找实、真改实改。该区纪委监委坚持“民风联络员”定期走访群众机制,建立并用好“百名纪检监察干部访百企”机制,通过定点联系、开展调研、个别访谈、跟踪督办、情况反馈等多种方式,精准排查“四风”突出问题。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