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全链条智能化监管 重庆高新区率先推出渣土治理新模式

2024-06-26 18:35

建筑垃圾及时清运、重点区域24小时巡查、重点路段设置路障……近期,重庆高新区含谷镇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为乡村环境构建“防护墙”。

而在2024年初,含谷镇净龙村半山腰的两处空地上却被外来车辆偷倒了大量建筑垃圾,成了两座“垃圾山”。

为进一步打击偷倒乱倒现象,重庆高新区强化区镇村三级联动,在全市率先推出全链条智能化监管模式,加速推动建筑垃圾处置迈入资源化利用阶段。不仅当前违规运输、偷倒乱倒等现象已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能力也大大提升。

全链条监管

助力渣土治理痛点问题解决

新年伊始,含谷镇净龙村的半山腰被陆续倾倒建筑垃圾,为周边村民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

为早日还村民们一个和谐家园,重庆高新区含谷镇建筑垃圾管理岗相关工作人员夜以继日投入工作,一方面协助公安机关利用技术手段追踪这些垃圾的源头,一方面积极清理堆积成山的建筑垃圾。

1月28日,含谷镇净龙村半山腰的建筑垃圾被陆续送入渣土消纳场、资源化利用场等地,困扰当地多时的乱倒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

“经过专业溯源,我们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跨区偷倒乱倒事件。”重庆高新区含谷镇建筑垃圾管理岗相关负责人表示,被倾倒的场地为废弃工厂,且偷运渣车均为外区老式运输车,存在一定监管盲区。

据介绍,为解决以上这些痛点问题,该镇已采取重点区域24小时巡查、重点路段设置路障、开通有奖举报等方式,严打偷倒乱倒现象。同时大力推动以数字化方式攻克跨区跨部门联动协作、源头工地和区域渣土消纳场地统一管理等问题,以智能应用技术手段持续减少日常监管可能出现的漏洞,提升管护效率。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重庆高新区辖区内新型智能渣车使用率已达到100%,消纳场9个、工地124个已接入系统,累计完成消纳量639.61万方,违规运输现象、渣土随意倾倒等问题已大幅减少。

跨区域协作

持续打击违法倾倒现象出现

除了实施全链条智能化监管,重庆高新区还携手九龙坡区、沙坪坝区,探索渣土治理跨区协作模式,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同摸排、共享相关信息,扫除治理过程中的“盲点”,持续打击跨区违法倾倒建筑垃圾现象。

重庆高新区城市建设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此次净龙村违法倒渣事件为例,高新区公安分局、城市建设事务中心等单位已会同九龙坡区、沙坪坝区等有关部门,开展违法车辆追查工作,逐一调取沿线视频监控,追踪违法倒渣涉事车辆,锁定渣车依法进行处置,并对巡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倒渣车辆从严从快处理。

在创新探索治理思路的过程中,重庆高新区还从施工方角度切入,在全市率先推出“工程渣土治理利用”应用,以数字化举措提升审批效率,助力更多渣土车纳入监管。

 

▲工程渣土治理利用应用平台。重庆高新区城市建设事务中心供图

不仅如此,重庆高新区更立足源头治理模式,探索供需关系准确匹配、渣土资源交易利用,开启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新篇章。

在位于含谷镇的资源化利用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处置项目),从老旧房屋拆下来的建筑垃圾正在被工人们有序分类。“像混凝土、砖块等较硬的材料,经过分选处置后,可根据需要做成人行道的透水砖,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处置项目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项目已实现资源化处置利用近100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5%。

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继续从建立长效机制、探索跨区联动、利用数字赋能、提高资源转化能力等方面入手,持续完善渣土治理模式,让更多垃圾“物尽其用”,城市环境更加美好。

 

(唐小堞)

编辑郭让好

免责声明:重庆日报客户端未标有“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