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一站维权+就业帮扶”直通车 蹚出惠民有感“新路子”

2024-06-12 10:09

从重庆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到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南岸区人力社保局全方位立体式延伸工作手臂,创新工作模式着力打通劳动维权到重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让劳动者“维权无忧,就业有门”。

近年来,南岸区人力社保局聚焦劳动者维权路难找、门难进、时间长等“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整合部门资源,不断优化服务质量缩短办理时限,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让劳动者维权更安心省力。

小站点,部门联动打造维权大引擎。走进南岸区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300平米的空间,多个功能室里工作正井然有序地开展着。中心针对劳动者维权多头跑、劳动纠纷处置时间长的痛点,创新了“行政+司法+群团+社会”的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将劳动监察举报投诉大厅、劳动仲裁立案庭、法律援助站、工会帮扶中心集中到一站式服务大厅。

“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处置案件3000余件,案前调解成功率近80%,其中40%的案件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办结,案件调解的平均时长是6天,较以往调解周期缩短了90%。”联处中心负责人刘川说。

“如何做好劳动者维权帮扶的后半篇文章,我们在原有的先行调解、法律援助、司法确认、工会帮扶、普法宣传、实训轮训、劳动仲裁申请、劳动监察举报投诉功能模块上叠加了就业帮扶功能,整合外部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内部环节的无缝衔接。”南岸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张渝丽说。

农民工工资、工伤保险待遇争议时间长、程序繁琐等问题在这里也得到有效解决。从“1”到“2”不仅仅是数量的提升,更是劳动者维权质效的飞跃。

从“1”窗到“2”库不仅仅是平台的创建,更是维权就业的具象呈现。速裁庭外,就业登记窗口工作人员指尖飞动,一条条就业登记信息和用工需求正在进行分类匹配。“针对农民工和工伤劳动者自身特点,我们开辟了就业登记窗口,搭建了以工代赈项目平台,优先组织前来登记的农民工和工伤劳动者参与平台建设。同时还对农民工监测平台进行优化升级,结合农民工就业需求,精准开展‘1+3+1’服务,支持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南岸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杨峰表示。

截至目前,“1”窗口“2”平台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领域项目32个,提供务工岗位4394个,带动就业4394人,其中监测对象就业743人。开展全媒体运营师、公共营养师、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师等各类农民工技能培训156人,为自主创业的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万元。

(来源:南岸区人力社保局)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