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万盛!这项探索,成为重庆改革典型
2025-06-10 14:35
街坊邻里那些事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商量什么?怎么商量?
如何办得妥当?
万盛街道摸索出
一套议事协商的新机制
把群众牵挂的大小事
一件件办进了心坎里
如今,这套机制成了
全市“基层改革典型案例”之一
除了被点名表扬
也将在全市推广

△邻里议事站
入选改革典型
必有硬货、实效
▼
万盛街道这次入选的是,《2025年基层改革典型案例(第二批)》。
重庆每年都会从全市各地精选一批做得好的基层改革经验做法,整理成典型案例进行推广。
△居民议事亭
每一批推广的典型案例,聚焦不同角度,但都奔着一个目标:盯住基层治理难点、关注热点,创新解法、真见实效。
《万盛街道探索议事协商新路径》获选典型案例,意味着万盛街道基层治理改革探索出务实管用的新路子,并在不懈努力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好效果。
这个案例
解决了什么问题?
▼
长期以来,万盛街道在基层治理中面临不少“老问题”:矛盾纠纷点多面广、居民诉求类型复杂,群众参与协商的热情也并不高。
△群众协商会
为此,万盛街道把目光对准了“议事协商机制”:不是简单开几次会、拉几个人来“走程序”,而是系统地建起一整套议事机制,从“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了怎么办”都做了细致设计。
这一探索的关键,是让群众真正有地方说话、有机会参与,想办法把“大家的事”摆上桌共同商议,并及时推动落地。
这个案例
典型在哪里?
▼
作为全市“基层改革”的典型案例
万盛街道的“议事协商新路径”
解决了社区众多老大难问题
并形成了长效机制
其典型性体现在
以下方面——
典型性一:
议题从“群众中来”
-
关键词:机制常态、主体多元、声音真实
-
组建专人队伍:调解员、“三官一律”、社区骨干、企业代表……把懂群众的人请进来,专门收集民意。
-
拓展听取渠道:留言墙设在暖新驿站,线上“民呼我为”一键报事,线下联络员跑进院坝——大事小事都听得见。
-
聚焦重点人群:“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困难家庭”等群体诉求,全部纳入定期收集范围。
△院坝会
典型性二:
协商机制成体系、全流程闭环
-
关键词:规则清晰、路径明了、协商有效
-
平台搭得稳: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每级都有规程、有流程。
-
问题有分类:什么该街道议、什么该居民商、什么该社区谈?“三事清单”既定了边界,也定了责任。
-
模式运行顺:“1+4+N”三方协商机制,搭好议事桌、请对参与人,把事讲明白、谈清楚、办下来。
典型性三:
协商成果有督办、能评议
-
关键词:进展可见、成效可量、群众可评
-
有督办链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党工委都能介入,多维度督办。
-
有复议通道:协商没落地?“回炉再议”,直到群众认可为止。
-
有成效评价:扫码打分+专业评议+代表跟踪,让协商不是“议一议”,而是真落地、见实效。
把群众事
摆上桌、讲清楚、认真办
——这,就是基层治理的
万盛实践、重庆味道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