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冬闲田”变“增收田” 羊肚菌抢“鲜”上市
2025-03-12 10:38
走进大观镇铁桥村腾春蔬菜种植基地,只见连片大棚内,羊肚菌长势喜人。褐色菌盖恰似一把把小伞,彼此簇拥,在菌垄上肆意舒展、蓬勃生长,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盛景。
种植户陈建和丈夫于去年12月来到大观镇,流转了30亩土地试种羊肚菌。“从目前羊肚菌的长势以及采收情况来看,预计今年营收相当乐观。”陈建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菌朵,心里甚是欢喜。
陈建介绍,他们种植的羊肚菌主要以鲜货形式销售,销往重庆蔬菜批发市场以及成都农产品加工厂。目前,鲜羊肚菌的市场零售价为每公斤160元—200元不等,颇受消费者青睐。采收期从二月底就已开始,预计将持续一个月左右。
要想种好羊肚菌,掌握过硬技术是关键。罗正兵拥有20多年菌类种植经验,是陈建从湖北请来的羊肚菌种植技术能手。在陈建眼中,今年羊肚菌能迎来好收成,离不开罗正兵的技术支持,他的专业指导为种植过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8℃~15℃是羊肚菌生存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温度、湿度、氧气量、光照等自然条件,都是影响羊肚菌长势的重要因素。”罗正兵说,“重庆在冬季和初春时节,晴天少、阴天多,且常有雾气,湿度足够,十分适合羊肚菌生长。”他还表示,自己会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提前根据环境状况,做好浇灌、通风等应对措施。
据了解,这块种植羊肚菌的土地,往年夏季种丝瓜,丝瓜采收后便闲置下来。如何充分利用“冬闲田”?当地经摸索,推出“丝瓜+食用菌”全季节设施农业栽培方式,强化耕地在不同季节多作物的轮作衔接,让土地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陈建说,今年羊肚菌采收高峰期预计将提供约20个临时就业岗位。随着羊肚菌试种取得成功,团队计划从扩大种植面积、优化羊肚菌品种两方面入手,在来年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带动更多就业,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王婷婷)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