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神之源润养行动之力——云阳县管副职领导干部进修班赴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14 15:20

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照亮新时代的奋进征程。近日,云阳县管副职领导干部进修班赴胶东育儿所旧址、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天福山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通过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凝聚奋进力量。

‌寻访胶东乳娘:触摸军民鱼水情的温度

在胶东育儿所旧址,学员们驻足于展馆内泛黄的老照片和斑驳的文物前,聆听抗日战争时期300多名乳娘哺育1223名革命后代的感人故事。“最后一滴奶留给乳儿吮,最后一口粮留给乳儿吃,最后一件衣留给乳儿穿……”讲解员动情讲述着乳娘们用生命守护革命火种的壮举。当听到“乳娘”肖国英临终前仍念叨着乳儿的名字时,不少学员眼眶湿润。“乳娘们用超越血缘的大爱诠释了什么是人民至上,这堂‘行走的党课’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学员张彬在交流中感慨道。

‌致敬马石山十勇士:感悟生死与共的精神

在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学员们跟随讲解员“重回”1942年冬的反“扫荡”战场。面对日军铁壁合围,十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群众转移,四闯敌阵救出千余名百姓,最终全部壮烈牺牲。展柜中锈迹斑斑的军号、布满弹孔的党旗,将十勇士“以命换命”的抉择具象化。“他们平均年龄不过23岁,却用青春热血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传承这种‘与群众共生死’的精神密码。”学员梁江霖在烈士雕塑前郑重写下感悟。

‌天福山纪念馆:解码红色基因里的斗争哲学

在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学员们凝视着1937年中共胶东特委起义时的长枪与油印传单,泛黄的纸页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呐喊穿透时空。当讲解员揭示《告胶东同胞书》诞生于日军登陆烟台后七天,一位学员低声感叹:“从‘七日建军’到‘雷神庙突围’,革命先辈在至暗时刻展现的战略决断力,正是今天应对风险挑战亟需补强的能力钙质。”

此次沉浸式党性教育实践活动,在历史纵轴与时代横断面的交汇处,构建起党性教育的立体坐标系,这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的育人教材。参训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勇当“两个结合”的践行者,把乳娘襟怀写入民生实事清单,将勇士血性熔铸于重大风险防范,让斗争智慧贯穿改革攻坚全程,以“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的实干担当,奋力把宏伟蓝图转化为美好的现实图景。

(廖彬彬 熊丹慧)

编辑: 彭光瑞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