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祈雨有多拼?云阳绝壁上刻出乘龙神像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19 08:29

在云阳县盘龙街道三龙村

隐匿着一段神秘的历史遗迹 —— 乘龙神像

它曾高高地屹立于大龙洞绝壁之上

虽始建年代难以考证

却凭借着精美的雕刻和古朴的造型

承载着古代渝东地区的信仰与艺术

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可惜

随着三峡库区水位的上升

这尊神像如今已静静地沉睡于水下

成为一段被封存的历史记忆

只能通过文字与照片

让后人得以一窥其往昔的风采

乘龙神像坐南朝北

左右被山崖环绕,北临大龙洞沟

其造像仅有1龛,旁有题刻一幅,总面积达5平方米

造像长2米,高1.8米

采用浅浮雕的手法

生动地展现出一位神人

乘龙于云气之中的奇妙场景

神人的形象雍容而慈祥

发冠高高耸起,手中捧着水瓶

有可能是传说中的雨师

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体系里

风伯和雨师分别掌管着风和雨

风伯常被描绘为手持风袋或扇子的老者

而雨师则多是骑着龙或云、手持水瓶或雨器的神仙

他们肩负着调节风雨的重任

期望借此确保世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尊乘龙神像

正是古人对雨师祈愿的具象化呈现

承载着他们对雨水的期盼

神人座下的巨龙更是栩栩如生,昂首怒目

仿佛正在喷云吐雾

龙须轻柔地飘动,龙鳞紧密地排列

龙身盘旋奔腾,数朵祥云环绕在侧

威严与神秘之感扑面而来

巨龙头部和神人衣袂都饰以浅绿色

当阳光洒下

雕像闪耀着光芒,恰似神灵降临人间

一人一龙在风中前行

所到之处风云变幻

似乎只要神人将水瓶中的甘霖倾洒

就能滋润世间万物

神像下方的《神像碑志》题刻

虽因风化而模糊不清

但仍能依稀辨认出部分字迹

从中我们得以了解到当年的故事

今年六月岁大旱,干枯无人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特定良辰约同伴。各趋若鹜,三三两两真涸鲋,结伴不惜桶脱底,三人共翰转,浓云渐渐冈峦吐,我乡少年愈鼓舞,相连着力运,龙马争先果快先,孰知霖雨来连绵……

这段文字记载了当年六月大旱

乡民们选良辰吉日

齐聚龙潭祈雨的情景

众人齐心协力

最终感动上苍,浓云密布,降下甘霖

为了感恩神灵,乡人捐修造像,并留下姓名

在中国民间

龙一直被视为掌管雨水的神灵

敬龙祈雨的风俗源远流长

从古老的传说到各地的民俗活动

都能看到人们对龙的敬畏和对雨水的渴望

而云阳乘龙神像

无疑是这种风俗在石刻艺术上的生动体现

更是渝东地区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见证

它记录了古代川东地区在旱灾时求雨的习俗

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

以及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虔诚的祈求

如今,虽神像已沉入水底

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成为研究古代文化的珍贵宝藏

来源: 云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吴志杰   主编:王萃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