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老麻盖的“新茶经”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16 11:12

四月的铜鼓镇官塘村,海拔900余米的老麻盖茶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晨雾未散,村民们已挎着竹篓穿梭在茶垄间,指尖翻飞之处,鲜嫩的茶芽簌簌落入篮中。还有的村民唱起了山歌,歌声和欢笑声让大山变得热闹起来。

这片被岁月尘封的千亩茶山,如今正以“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老麻盖的茶香,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20世纪80年代,这里是与“宜居茶”齐名的高山云雾茶核心产区,年均云雾笼罩超200天,昼夜温差达15℃,富硒土壤孕育出的茶叶鲜爽甘醇,是全县农业的示范。

“那时候,茶园里全是采茶的人。”回忆起往昔,村民们眼中仍有光芒。

然而,市场经济的冲击让老麻盖逐渐没落,茶园陷入“无人管、无人采”的困境。杂草丛生的荒坡上,茶树被藤蔓缠绕,曾经壮观的茶林渐渐被遗忘,只留下老一辈茶农的叹息。

2019年,新任村党支部书记陈川走遍整片茶山后,他决心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这么好的生态,这么优质的品种,荒废了太可惜。”他想到了在外创业的本土能人李政伟,动员他回到家乡发展。

2020年,李政伟回到老麻盖,成立锐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在陈川的动员下,以“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对茶园进行复垦。村集体将分散的1000余亩荒坡经营权集中流转,以土地资源入股占股30%;公司投入200万元,用于茶园改造、引进优质茶苗、建设标准化加工车间;村民以土地入股,每年获得务工收入,收益后还能获得20%的利润分红。

“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但经营模式变了,希望就来了。”陈川说。

2022年春,首批复垦的100亩茶园迎来采摘季。村民们戴着草帽、挎着竹篓,在茶垄间采茶。

“多年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了。”参与采茶的村民感慨地说。

老麻盖出产的成品茶价格达到600元/斤—800元/斤,这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公司又陆续复垦了200多亩茶林,茶园面积逐年扩大。

随着茶园步入正轨,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高端茶叶产量有限,采摘季劳动力短缺。如何破局?李政伟和村支两委将思路转向了“农文旅融合”发展。他们划出100亩精品茶园由公司管护,200亩茶园向游客开放,收取100元/天的进园费,游客采摘的茶叶可自行带走或按100元/斤卖给公司。

“游客既能体验采茶乐趣,又能带走新鲜茶叶,茶园的人气越来越旺。”李政伟介绍,去年采茶季,每天都有游客慕名而来。

如今的老麻盖,茶香弥漫在山间地头。加工车间里,新鲜茶芽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变成一袋袋包装精美的茶叶走向市场,这片曾经沉寂的茶山,正在重新焕发新机。

“虽然目前茶林还没进入丰产期,每年光劳务费就要支出10多万元,但看到村民有了稳定收入,一切都值了。”李政伟正计划在茶园内修建农家乐,并与周边景区联动,推出“采茶-制茶-品茶”全流程体验项目,延伸产业链条。

(田金凤 金剑 文/图)

来源: 酉阳发布  
编辑: 吴志杰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