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长江畔的人间“烟火气”!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12-11 11:33

重庆有“背篓专线

在永川朱沱镇

这么一条“背篓航线”

它是连接着永川与江津文化纽带

是两岸人民之间亲情友谊的见证

一起去了解一下

图片

听江风 观渔火
六十载风雨兼程护百姓出行

凌晨五点,天还没亮
停靠在永川朱沱港的
“雨仙18号”渡
迎来了第一批乘客

图片

他们是从朱沱坐船回乡的永川人
也有从江津区石蟆镇
到朱沱赶集的村民们
图片
图片
闫光全是这艘渡船的船长
年近63岁的他
自幼便生长在长江边
看到了沿江航线
从木船到货轮到渡船的转变

图片

接手渡船的20多年里
他见证了两岸的城市变迁
虽已到了退休的年纪
但仍放心不下江津、永川的乡亲们

图片

图片

闫光全

“雨仙18号”渡船船长

平时乘客有一百多个人,赶场天、节假日的话可能就有两三百人,春节的话就达到五六百人甚至七八百人,人多的时候,因为不能够超载,就要连续打船,不熄火,不分班次了。虽然我完全达到退休年龄了,但是我还是要把这个传统这个精神传承下去。

图片

而今
乘渡出行不再是
朱沱乡民唯一的选择
但对他们来说
这依然是沿江群众赶场的历史传承
是农商贸易交换的重要水上之路
是联系他们情感和生活最重要的纽带

图片

石蟆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
一年四季农户们
都会乘坐他的船把货物运到朱沱销售
鸡鸭鱼肉、柑橘桂圆
大米小麦等等农副产品一应俱全
而朱沱作为永川第一大镇
众多的人口不仅为这些产品
搭建了最佳的售卖平台
丰富的物资也成为村民们赶集的首选
卖完东西再买些回去
十分方便
图片

闫光全说

航线一方面是方便了大家出行

另一方面是方便两岸居民购买物资

因为朱沱繁荣、东西好销

所以周围老百姓土产的东西

基本要销到朱沱来

图片

胡光英是嫁到永川来的石蟆镇人
她说,每逢2、5、9号的赶场日
就是朱沱最热闹的时候
两岸的“土货”都摆在这里
他们家的柑橘都供不应求

每个赶场日

他们都会坐船过来售卖

十分方便

图片

图片

搬背篓 接船舵
五千年长江之水奔腾不歇

为了守护这条“背篓航线
闫光全的儿子闫建伟
于2019年从浙江辞职回乡
全力支持父亲
图片
每当渡船靠岸
他便要搭上踏板
伸手搀扶老人
帮菜农们把沉甸甸的背篓、箩筐抬上船

图片

他说,从船员做起虽然累
但是能够尽快熟悉操作
更能够与两岸的群众交流沟通,畅谈家常
看着乡亲们平安上船,平安下船
坚定了他继承这份事业的决心

图片

图片

闫建伟

“雨仙18号”渡船船员

这条航线一旦停掉的话,包括读书的孩子、独居老人,他们就只会选择更麻烦的方式。坐车大概是40-50分钟。他们有的背背篓、有的担着挑子,坐车就很不方便。这条航线是连接朱沱和石蟆镇两岸的一个纽带,我希望这条纽带能够继续下去。
图片

在永川这条“背篓航线”上
我们看到了坚守与传承
也看到了浓浓的民生情怀
来源: 永川发布  
编辑: 吴志杰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