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获批成为重庆第七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17 14:36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获悉,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大足区正式被设立为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成为继江津、合川、万州、荣昌、酉阳、长寿之后的第7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申报市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区县(自治县)需要符合4个条件:保存文物较为丰富;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同时,申报市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在其申报的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两个以上历史文化街区或者传统风貌区。

大足自古土沃物丰,陆路发达,联通巴蜀。自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置县以来,已有1200多年建制史。境内人文资源富集,遗产要素多样。除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外,拥有铁山、雍溪等2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4个中国传统村落,1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105处文物保护单位,749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0个历史建筑,1个历史名园,6个自然保护地,273株古树名木及龙水湖、化龙水库等湖库景观,10处革命文物,1个市级工业遗产,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家中华老字号,18家重庆老字号,7个历史地名和9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处历史文化资源。

近年来,大足区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与申报工作。从规划、论证到落地实施,全区深化文物保护传承、研究利用,有效整合文化资源,着力提升文化形象品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足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一是世界石窟艺术传承的典范。大足石刻始于初唐、盛于两宋,以世俗信仰与生活气息为特色,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最后丰碑”,现为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核心。二是中国重型军用汽车的摇篮。1965年建成的四川汽车制造厂成功生产出我国首辆重型越野军车“红岩CQ260”,结束了我国不能自主生产军用重型汽车的历史。三是巴蜀文化交融的见证。大足自古为成渝交通要冲,唐宋时期的小川东道留存至今,高峰村段、中敖镇老街等场镇遗迹仍诉说着商贸往来的繁盛。四是革命英雄辈出的红色故里。据史料记载,大足孕育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饶国梁、红军将领唐赤英等革命先驱。抗美援朝特等功臣杨国良、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亦在此留下奋斗足迹。

获批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大足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格品位。下一步,大足区将全面梳理历史文化资源清单并建立数据库,将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中,重点对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等实施保护性修缮,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与游客体验。同时,深化与四川周边城市的文旅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来源: 大足融媒  
编辑: 宋若冰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