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工观察|渝工关爱:让职工幸福成为最温暖的底色
2025-04-29 20:37
用关怀响应需求,用帮扶温暖人心,才能纾困解难,绘就幸福图景。
新时代的工会工作,一头连着党委政府的殷切嘱托,一头系着千万职工的幸福期盼。答好“职工幸福”这道必答题,需要各级工会组织以“娘家人”的温情与担当,将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向一线延伸,在精准帮扶、健康守护、幸福共建中,书写“人民至上”的生动篇章。
从“兜底线”到“促发展”的帮扶创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健康守护、从“送温暖”到“育文化”的服务跃迁……重庆市总工会以“渝工关爱”为笔,以职工需求为墨,以“千百十”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计划为轴,以“双百”评选为印,在巴渝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创新篇章,不断回应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精准施策,构建分层分类帮扶体系。工会的温度,体现在对急难愁盼的精准响应,体现在对困难群体的精细帮扶。从高温季的防暑降温包到寒冬里的慰问金,从助力乡村振兴的消费帮扶到救助困难职工的“四季帮扶”,从“职工心灵坊”的心理疗愈到“爱心互献”的温情传递,从“工会帮就业”直播间的数字赋能到“阳光少年夏令营”的代际关怀……市总工会通过建立“12351+”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快捷响应机制,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分类化的帮扶体系,即时响应需求、精准送达服务,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让幸福触手可及。
健康筑基,打造全周期服务链条。职工身心健康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也是职工幸福生活的基石。实施“千百十”职工健康服务计划,组建职工健康导师师资库,选树关爱职工优秀单位,打造职工心理服务样本;实施“双百”评选计划,评选职工健康食堂、健身驿站,开展百优职工健康食堂厨艺技能大赛,让健康生活有了具化载体;投入专项经费,做好全市工会61.26万名职工职业健康检查服务,打造职场“心灵港湾”开展82.51万人次心理健康服务,开展职工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咨询等活动……市总工会多措并举,从“被动帮扶”转向“主动预防”,构建起覆盖职工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从而为奋斗者“保驾护航”,让实干家“行稳致远”。
幸福赋能,激活发展内生动力。职工幸福感不仅需要物质托底,更呼唤精神滋养。职工运动会激发团队凝聚力,亲子活动架起家庭连心桥,文艺活动汇聚欢声笑语,技能大赛展现竞技风采……当职工在八小时之外找到归属感,企业的向心力自然蓬勃生长。市总工会将服务半径从工作范畴延伸到生活领域,从物理空间拓展到精神文明,从职工个体扩大至家庭单元,勾勒出工会服务的立体图景,实现了幸福工程与生产效益的同频共振。
职工幸福感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民生改善。健康食堂升腾起幸福炊烟,技能大赛迸发出劳动荣光,帮助机制张开守护翅膀,心理驿站抚平职场忧伤……从困难帮扶到健康守护,从技能提升到文化润泽,一系列有温度、有精度、有力度的务实举措,让关爱有了具象画面,让幸福有了生动样本。
重庆样本,山城答卷。随着“千百十”计划、“双百”评选阶梯推进,全市各级工会必将在服务职工、服务发展的征程上,续写更多温暖人心的时代故事,贡献极具辨识度的重庆经验,让“渝工关爱”成为新时代工会最生动的注脚,让职工幸福成为现代化发展最温暖的底色。
(苗曦)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