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首家化龙桥“渝里相伴”24小时便民服务点亮相
2025-04-14 14:04
“你好,老师,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4月10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在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街道“渝里相伴”24小时便民服务点,街道工作人员通过“三警合一联网应急处突装置”的一键报警按钮,演示急情处置情景:“我手机在附近丢失了,希望能帮助找回。”化龙桥街道辖区派出所迅速响应,民警在3分钟左右到达报警现场。
▲一键报警演绎现场 张晓倩摄
据悉,近日亮相的这个“渝里相伴”24小时便民服务点,位于化龙桥街道红岩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暖“新”驿站、城市书屋、民政救助、一键报警、医疗急救等功能于一体,为居民群众提供全时段、具象化、更贴心的服务,积极构建可持续的基层治理模式。
据了解,化龙桥街道“渝里相伴”24小时便民服务点,是渝中区首家、重庆市首批亮相的服务点,是响应重庆市关于“渝里兴社”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参与“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治理改革的具体实践,通过实施党群服务“亮化工程”,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构建全天候民生保障网 新业态服务触手可及
上午10时20分左右,1名快递小哥趁着送件间隙匆匆走进服务点,将电量告急的手机插上充电线:“我第一次来,路过时看到这有个服务点,这里能随时充电,关键还免费。”
▲24小时便民服务点大门 张晓倩摄
“‘渝里相伴’24小时便民服务点全天候开放,实现全天候安全守护、精准化民生兜底、新业态服务衔接。”化龙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24小时报警服务能提供即时安全响应,尤其对夜间突发治安事件、居民紧急求助(如老人摔倒、儿童走失)等形成“分钟级”应急处置网络,增强居民安全感。结合社区监控系统,可成为警民联动的前沿枢纽,助力快速调度资源,降低安全隐患。
据介绍,为做好“渝里相伴”24小时便民服务点的新业态服务衔接,化龙桥街道在服务点设置的暖“新”驿站不仅提供休息场地、充电服务,还能暂存餐食,有效解决他们奔波中的实际难题。服务点规范了社区配送秩序,促进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减少他们的“城市边缘感”,实现新业态服务的有效衔接。
服务点还关注弱势群体,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提供紧急呼叫、定期探访的救助服务,实现“一呼必应”的兜底保障,体现社区温度。在极端天气、突发疾病时,还能充当临时庇护所或中转枢纽,提升社区抗风险能力,精准兜底民生需求。
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打造“社区客厅”
200平方米的“渝里相伴”24小时便民服务点宽敞明亮,服务点内,应急箱、求助电话、一键报警系统陈列有序,饮水机、充电插座、微波炉等设施一应俱全;数张桌椅摆放在中央,背后是一张大的书画桌;在两个相对封闭的城市书房旁,是一个更大的开放式职工书房,里面陈列着各种书籍,供居民免费阅读。
▲环卫工人来此热饭吃饭 张晓倩摄
12时,结束一上午清扫工作的环卫工人正在服务点操作着微波炉,热着自带的饭菜。“以前中午吃饭只能随便糊弄,现在能用上微波炉进行加热,吃上热乎饭,心里暖烘烘的。”
14时30分左右,两名外卖小哥结束忙碌的配送高峰,来到服务点休息喝水。“跑一天外卖,能在这儿歇歇脚,挺不错的。”闲聊中,他们提到今后夜班时也能来这里休息,挺方便的。
16时,一名刚大学毕业准备考公的青年来到服务点的城市书屋看书。“这里从早到晚都很安静,学习氛围特别好,能让我专心备考。”
18时,一群社区书法爱好者齐聚服务点。书画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大家挥毫泼墨,欢声笑语不断。“社区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地方,能和朋友一起写字交流,太开心了。”一名书法爱好者笑着说。
▲服务点也是温馨的“社区客厅” 汪琴摄
“服务点也是温馨的‘社区客厅’,为居民提供互动空间,满足居民全天候学习、生活需求,契合加班族、夜间出行人群等不同群体需要。”化龙桥街道民生服务办有关负责人说,以此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不同群体相互理解,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常亮”变“常新” 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根据重庆制定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2025年行动方案》,“着眼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优质公共服务扩面行动”纳入重庆实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八大行动”之一。行动要求加快在中心城区、渝西地区、渝东新城创建一批“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我们街道以社区为基点,以‘服务零时差、需求全响应、资源共利用’打通民生保障‘最后一米’,精心绘制‘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图景,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样本。”化龙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红岩村社区“渝里相伴”24小时便民服务点,还注重数据化赋能、社区应急网络节点、文明城市创建方面等方面的功能建设。
▲外卖小哥在服务点 张晓倩摄
据介绍,服务点通过收集夜间求助类型、骑手出入时段等高频需求数据,为增设照明设施、优化配送路线等社区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数据化赋能;服务点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中可快速转化为物资分发点、人员集散地,提升应急响应韧性,进行应急体系补充;在文明城市创建方面,服务点体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成为展示社区文明、民生幸福的窗口,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平安社区等创建工作。
化龙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化龙桥街道正以红岩村社区获评2025年重庆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示范建设项目为契机,结合“社区合伙人”试点示范社区打造,重点推进“渝里相伴”24小时便民服务点的各种资源整合,促“常亮”为“常新”,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余中 汪琴)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