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探年味寻文脉 博物馆过年成新风尚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05 12:47

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有着特别的意义。在渝中,前往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探寻历史文脉,感知文化魅力,汲取奋进力量,成为不少市民、游客过年的新选择。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外人流如织。

2月3日下午,记者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外看到,入口处排起了长队,馆内更是人流如织,大家或静静欣赏文物,感悟历史并汲取中华文化滋养,或参与博物馆精心策划的新春互动,在浓浓的年味里“辞旧迎新”。

▲市民、游客前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参观。

据了解,春节期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常设展览基础上,精心推出了《灵蛇起舞·喜迎春》《贞石千秋:巴蜀碑铭展》《听见,看见:汉字里的中国文化》《旧颜与新印:新时代印刷工艺年画展》《朔地恋歌——宁夏岩画特展》等临展,看点颇多。在此基础上,该馆还推出了重博寻宝大作战、博物重庆年货展,市民、游客还可挑选重庆好物带回家。

▲市民、游客在博物馆内观展。

“展览的内容很丰富,比如《灵蛇起舞·喜迎春》展品高达110多件,我们一家子,像婆婆70多岁,小孩才6岁,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可看可玩的,感觉很有获得感。”家住上清寺街道学田湾社区的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她们一家都会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看生肖展,特别有新年的氛围。

数据显示,1月28日至2月3日上午10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人气居高不下,累计接待游客达8.5万人次。

▲重庆湖广会馆禹王庙会人气满满。

春节期间,重庆湖广会馆也是好戏连台。极具川渝特色的醉巴渝演出、非遗集中呈现的禹王庙会仪式、象征吉祥的迎财神巡游……鲜明的传统文化元素、寓意大吉大利主题的活动带来满满的春节仪式感。

“听说重庆湖广会馆供奉大禹,我和朋友特意前来上香祈福,希望新的一年顺风顺水,事业再上一层楼。”游客唐先生表示,比起单纯的吃喝玩乐,春节期间,他更看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祈愿来年红红火火。

为更好地服务各地游客,春节期间,重庆湖广会馆还延长开放时间至18:30(17:30停止售票及入馆,18:30闭馆)。截至2月3日,该馆累计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

渝中区是重庆“母城”,历史文脉传承深厚,文博资源禀赋突出,全区共有开放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42家。春节期间,渝中区文化旅游委联合辖区博物馆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新春主题活动,引导各大博物馆立足馆藏优势,策划组织新春主题展览、文创集市,深受群众好评。

▲市民、游客到周公馆参观。

红岩革命纪念馆推出“红岩记忆——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浸之旅”沉浸式展览讲解,厚植观众的爱国情怀;周公馆开展“红岩新春颂,革命记忆浓”活动,通过周公馆诗颂、红岩故事讲解与互动、“红岩记忆”摄影等方式,讲好革命故事;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第二临展厅推出“工商兴城 实业救国——重庆工商界历史名人展”,让观众从先辈的智慧中汲取力量……丰富的文物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往参观、学习。

“博物馆热是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的缩影。”渝中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说,春节的博物馆热潮,折射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喜爱以及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也得益于博物馆紧跟时代发展,创新方式,优化服务。下一步,渝中区将进一步实施科技赋能,讲好文物故事,让博物馆更好融入当下生活。

(渝中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清娴 摄影 王欢)

来源: 重庆渝中  
编辑: 吴志杰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