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诚”势而为,探索“信用+旅调”纠纷解决新路径

2024-06-25 14:46

作为全国文旅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区,渝中区聚焦“加强诚信文化”试点任务建设,建立诚信文化建设保障机制,推动信用与旅游纠纷解决机制深度融合,为游客和旅行社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各方正当合法权益,取得一定成效。

以诚铸魂 解26名学生“烦心事”

一支由26名学生组成的出国研学旅行团,因不可抗力因素,出行被迫中止。旅行社和研学团家长双方在退费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多次协商未果,家长们遂投诉至渝中区旅调委。

渝中区旅调委快速介入此案,为有效化解纠纷,调解员刘维对案件进行了研判,邀请法官、律师、专家等人员就案件争议点、调解方式进行了讨论。经过从合同约定、举证责任分配、证据效力等方面调解,旅行社退还每人3000元,仅扣除每人2000元必要费用,最终矛盾纠纷被“应调尽调”完美解决。

调解是一门运用法、理、情的艺术,如何将“法为上”“礼为先”“和为贵”完美地运用到每个案件中,成为了每个调解员的必修课程。

以信树风 解辖区企业“操心事”

“反馈过来的投诉,通过我们主动处理,90%的事件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对我们来说很受益。”某旅行社负责人表示。

为给来渝游客更好的体验,确保旅游投诉纠纷快速化解,渝中区旅调委、区旅游投诉中心与各大旅行社、重点景点建立了“一对一”投诉处理工作群30余个。通过简化投诉受理流程,第一时间及时发现、移送、认领、核实、解决、反馈旅游问题。

渝中区旅调委还独创共联工作模式,一有投诉,调解员们根据信息分发到相对应的景点、旅社工作群,群内工作人员快速认领并解决,将调解服务由点及面。问题从发现、化解到督办、反馈形成了完美闭环,这也让渝中区旅游投诉办理时长、满意率和办结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调解服务不只有一面,如何从“接诉即办”转变成“未诉先办”,渝中区旅调委一直在探索,不仅能让企业“治标”还能“治本”。

以人为本 解市民群众“揪心事”

解气、解事、解心、解症结,才能化解一起起“箭在弦上”的群体性旅游纠纷。

不开庭就能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得益于渝中区旅调委以“以诚待人,以信立身,为群众维权、为企业解困、为政府解忧”为宗旨,大力推动建立综合协调、多元化解、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使大量旅游纠纷及时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近5年来,渝中区旅调委受理投诉、咨询服务7000余件,开展旅游法律法规宣讲、约谈等50余次,发放旅游维权手册、宣传海报3000余份,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平均纠纷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获赠感谢锦旗8面,受到广大游客和旅游从业者高度认可。

同时,渝中区定期总结、分析旅游投诉情况,通报投诉排名靠前旅行社,将有效投诉数量与旅行社信用评分直接挂钩,形成了更适应渝中文旅发展实际情况、更具有渝中特色的分级分类监管方法。

下一步,渝中区将继续强化线下信用应用场景建设,探索渝中特色举措,进一步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行业监管提效、为企业运行减负、为社会治理助力,把渝中区加快打造成为诚信至上、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来源:渝中区文旅委)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