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入“渝”得水 渝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获市政府督查激励

2024-06-24 14:31

近日,从渝中区发展改革委获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3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的通报》。其中,渝中区与涪陵区、大渡口区、永川区、两江新区共5个区县作为大力推动政策改革创新、转变政务服务方式、提升企业满意度、营商环境改善成效明显的区县,获督查激励。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是经济软实力、区域竞争力、市场源动力的具体体现。数据显示,2023年,渝中区共计新增经营主体20119户,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51%,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2万户。

成绩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2023年,渝中区瞄准“同样条件成本低、同样成本服务好、同样服务机会多”的目标,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打造“宜商渝中”营商环境品牌,通过健全工作机制、落实重点任务、加强宣传推广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活力有力激发。

全面深化改革 释放政策提供机遇促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渝中陆续出台各类政策,涉及消费、文旅、软信、科技等方面。2021年至今,相关企业累计获得产业扶持政策资金7.44亿元。同时还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渝中区“黄金十二条”“青创十条”硬核政策,人才集聚提速提质。

“楼均论英雄”,是渝中始终坚持的发展基调。“一栋楼宇就是一个园区”,渝中实施楼宇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数字化动态管理376栋重点楼宇,持续推动全区40栋亿元级、161栋千万级税收楼宇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此外,2023年渝中面向社会集中公布政府供给机会清单项目共计30个,计划总投资约5亿元,项目投资机会清单共计13个,计划总投资约689亿元,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渝中出台了《渝中区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试行)》,分层分类提供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25项服务,筹建人才公寓2000余套,打造金融服务港湾19家,为6415户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2.8亿元,全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61.7亿元,全市领先。

构建服务体系 持续激发全类型经营主体活力

服务企业没有终点。 2023年,渝中区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座谈交流等形式联系走访企业2560次,收集企业反映问题257件,问题办结率96.9%。同时,渝中还建立“助企帮帮团”和“助企警务联络站”,形成多部门、跨层级的企业服务工作机制,开展进园区、进楼宇“企业接待日”活动,累计办理企业问题诉求240余项,优化提升涉企服务。

近年来,渝中组建了“懂产业、懂市场、懂企业、懂企业家”专员队伍,助力公运集团、国展实业、中交三航局等企业“走出去”抢订单、拓业务,并持续构建522家总部重点企业“头雁领飞”、1342家规上企业“强雁高飞”、12万户市场主体“群雁齐飞”的发展矩阵。

办事难不难,是营商环境的重点。渝中集成速办和数实融合,实现企业开办最快1小时办结,简易注销公告期缩短至20天;“一网通”平台办理率达99.9%;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拓展至40个。在全市率先探索涉企许可“证照联办”模式,2507户经营主体享受到红利。

解纠纷优服务 构建多元法治服务新模式

公平高效的法治环境,是企业放心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渝中落地成渝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成渝商事调解中心、西部法律服务品牌创新中心、重庆中央法务区综合服务平台,西部金融中央法务区正式揭牌。打造中联等6家首批“全市涉外法律服务机构”,设立重庆首家涉侨纠纷法律服务中心,创新“专业机构+专家顾问+侨务调解员”模式,成立全市首个诉调对接·速裁中心,纠纷调委会数量增加至19个。

同时,渝中还组建“人民调解讲师团”,79个社区均配备专职社区民警,13个派出所均设立人民调解室,在重要楼宇、交通要道、医院设立调解室或警务室,“数字金融纠纷银企易诉”平台受理案件9036件,平均审理周期23天,为企业保驾护航。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渝中建成了全市首个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知识产权保护法官工作室,打造全市首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首批商标品牌指导站,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首个入选西部地区全国指导案例。

2023年,渝中区累计拥有注册商标56384件、有效授权发明专利2229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8.58件、高价值专利拥有量960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6.62%。

近年来,渝中区还建立外商投资圆桌会议机制,深化与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合作,彰显与各方共享机遇的格局和胸怀。如今,越来越多的全球伙伴选择走进渝中、了解渝中、投资渝中,渝中对外开放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2023年,渝中区新增外商投资企业及分支机构94户、同比增长45%,外资市场主体活跃度明显提升,不断助力渝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廖松)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