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涌洞镇: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解锁和美乡村“幸福密码”
2024-12-13 10:49
河水清澈见底、院落绿植覆盖、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近日,在秀山涌洞镇,到处可见乡村发展的新变化。近年来,秀山县涌洞镇在乡村治理方面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村民自治、推动产业发展等多措并举,解锁和美乡村“幸福密码”。
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涌洞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其中,楠木村作为乡村治理的标杆,以其独特的治理模式和实践经验,为全县的乡村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涌洞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楠木村通过选优配齐村级班子,深化党建“141”工程,将全村划分为网格进行管理,网格长带领村监督委员会成员深入一线,收集并解决群众问题,切实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涌洞镇枫坪花谷
同时,涌洞镇还注重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通过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开展廉政党课等活动,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在权力运行方面,涌洞镇建立完善了村干部履职清单及负面清单,制定村干部工程项目建设规避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村民自治 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涌洞镇注重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通过推行“阳光村务”,全面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涌洞镇确保了村务的公开透明,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涌洞镇还建立了村民监督机制,通过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召开村民院坝会等方式,畅通了群众举报渠道,改进了工作作风。
为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涌洞镇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评选活动,如“卫生家庭、美化家庭、美德家庭”等,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引导村民向先进学习,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质,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环境美了,我们住得舒服。村里村外的路也越修越多,我们像住在花园里一样。游客多了,我们的荷包也鼓了。”谈起村里的变化,涌洞镇村民笑得格外开心。
▲美丽庭院里种满了多肉植物
在产业发展方面,涌洞镇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党支部+产业+清廉村居”模式,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推动产业振兴。在楠木村,通过引进优质民宿市场主体,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同时,涌洞镇还注重绿色发展,大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在川河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涌洞镇积极开发特色农产品,如涌洞贡米、茶叶等,通过“政府搭台、村集体入股、村民参与”的模式,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村民增收的双赢。此外,涌洞镇还注重将廉洁文化融入产业发展中,打造廉洁文化墙、廉洁文化长廊等,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
文化浸润 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涌洞镇还注重文化的浸润作用。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资源,涌洞镇打造了多个文化教育基地和廉洁文化阵地,如后槽小院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川河盖红军纪念广场等。这些阵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乡村的文明程度。
同时,涌洞镇还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清廉故事宣讲、家风家训展示等,营造“人人思廉、人人倡廉、人人促廉”的良好氛围。
民生无小事,实干解民忧。在涌洞镇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中,乡村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涌洞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村民自治、推动产业发展、注重文化浸润等多措并举,不断绘就和美乡村的新画卷,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刘玉珮 彭胥嘉 徐胤)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