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一枚柑橘串起亿级产业链
2025-02-21 10:40
眼下正是柑橘丰收的好时节。走进位于万州区甘宁镇的豪田玫瑰香橙采摘园,漫山遍野的柑橘树上缀满了黄澄澄的果实,一幅绚烂的丰收画卷映入眼帘。
村民采摘柑橘。
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收柑橘,大家分工协作,麻利地将果实摘下来放进塑料筐篓里。忙碌的身影在果园里穿梭着,果园里一派忙碌的景象。“目前已采摘过半,今年预计产量在130万公斤左右。”豪田果园基地负责人周艳香说,柑橘产业发展也带动了附近村民增收,每天有二三十人在参与采收。
“在这里采摘柑橘,一天50元,离家近也能补贴点家用。”甘宁镇永胜村村民张德琼说。
村民们将柑橘装上“小火车”。
说话间,一辆满载柑橘的“小火车”向果园分拣处驶去。在果园分拣处,村民们正忙着分拣、打包、装车。“目前的销售主要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进行,我们也在积极与万州本地加工厂对接合作,不断提升柑橘的附加值。”周艳香介绍。
鲜果可食,果肉做榨汁,橘皮制作陈皮,还可从柑橘中提取果胶、类黄酮、精油等功能成分……在万州,一颗颗金灿灿的小果子正发挥着大价值。
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万州的柑橘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走进位于万州区高峰街道的重庆华橙兴果汁有限公司内,清洗、拣选、磨油、分级、榨汁……柑橘在这里开启一段别样的旅程。
从数字化智能分选线上精选出来的柑橘鲜果,除了可封装精美包装鲜销全国以外,还可直接进入精深加工车间,变成NFC原汁、浓缩汁、橙茸、精油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
“这几台榨汁机是加工环节中的关键设备,它是‘杯式榨汁机’,每台杯式榨汁机含四通道处理口,可实现汁、皮、囊籽、油一次性分离,它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出汁率高,果汁苦味低,口味佳,品质高。”重庆华橙兴果汁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林说,在此基础上,采用的是NFC非浓缩还原加工技术,对工艺的要求非常严苛,生产的“玫瑰香橙NFC纯橙汁”不加糖、不加水、不加任何添加剂。
加工厂內,一片繁忙的景象。
目前,该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对柑、橘、橙、柠檬等不同品种选择相应的加工方式,这将助力万州柑橘加工走出一条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万州区通过聚力促进柑橘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坚持标准引领、科技创新、强化品牌打造,形成了万州玫瑰香橙、万州古红桔、万州青柠檬等柑橘产业41万亩,年产量54万吨,年产值超50亿元。
“我们不断完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机制,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柑橘产业作为我们的特色产业之一,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以来,万州连续六年举办三峡柑橘产销对接活动,协同库区10余个区县合力抱团,实现销售量327万吨、销售额168亿元。”万州区经济作物中心副主任何锦辉介绍,接下来,将继续加大投入,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推介,开展立体宣传,引领万州柑橘打通国内外的销售市场,提升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扩大万州柑橘的市场占有量和影响力。
访谈》》
延长产业链 打造新业态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关乎农民增收和食品安全健康,是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的重要民生产业。
万州区深化落实“十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推动产业能级全面跃升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20%以上,建成全市首批农业强县。
号角催征,扬鞭奋蹄。万州区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怎样跑出发展的“加速度”?
万州区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李树林表示,将深入实施“头羊计划”,做深做透“土特产”文章,重点发展粮油、生猪、柑橘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推进麦制品产业集群、中药材产业集群、辣椒科技产业基地、果品深加工暨冷链物流、100万头生猪屠宰暨肉食品加工厂等项目,促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全市重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高地,规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20%以上。
围绕扩消费,持续推进农机以旧换新,完善农业品牌矩阵,收缩拳头集中打造“万州古红桔”单品品牌,新培育“两品一标”和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以上,大力培育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新业态,扩大农产品销售和农村消费新领域。
围绕扩投资,推进10万亩高标准农田、玫瑰香橙全产业链、中药材集群等重点项目建设,扩能升级华橙兴等加工企业,新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以上,推动生猪屠宰及肉食品加工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围绕扩开放,举办了第七届三峡柑橘产销对接活动,推进古红桔、青柠檬、玫瑰香橙出口基地认证,推进东西部产业深度协作。
围绕提产业,推进优势产业提质,聚力培育万州古红桔“土特产”,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丰富果肉、陈皮加工系列产品,努力实现“吃干榨尽”;推进农业设施升级,新建生产、冷链、智能、机械设施100座以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联合科院院校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立足产业所需、院校所能开展“揭榜攻关”,强化农业数智大脑核心应用。
围绕提融合,连片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以滨江红桔乡村旅游线衔接“大三峡”,以城郊茶摊乡村旅游线延展“大平湖”,以甘宁农业科普乡村旅游线串联“大瀑布”,以高山避暑乡村旅游线引流“大乡村”。
智慧分拣柑橘。
短评》》
从上世纪90年代的“单打独斗”,到如今形成炙手可热的产业集群,万州用20多年时间,走出了一条柑橘产业化发展道路。
从种植到采摘,从加工到售卖,从枝头到舌尖,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发展思路,万州柑橘已形成有机肥生产、柑橘种植、电商物流、休闲观光、精深加工全产业链。
如今,万州柑橘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国内多个城市站稳了脚跟,还漂洋过海,远销东南亚等地,打开了国际市场。
梳理万州柑橘产业的发展脉络,做优特色、创新延链、契合市场是关键词。正是如此,才破解了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最终撬动起亿级柑橘产业链。
万州柑橘产业的发展,也是县域经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逻辑的探索。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是在“特”字上下足功夫,把地方特色转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胜势,做大做强。通俗来说,“别人有我也要有”的思维常常会让自己落入下乘,只有找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地方,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提升“产”效益,才能在竞争中形成具有辨识度的比较优势。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