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托起老旧小区“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看万州

2024-06-25 10:54

核心提示: 

小区名称:富祥花园

改造地点:钟鼓楼街道富祥社区

改造时间:2022年9月开始改造,2024年5月完工

改造面积:约10.42万平方米,共涉及房屋17栋、居民1564户

改造内容:新增无障碍设施、绿化、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 

富祥小区改造后“焕然一新”

记者见闻:适老化改造让“一老一小”更乐居 

“一老一小”,国家之忧,国家之顾。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一老一小”更是重大社会民生问题。 

6月的清晨,漫步在万州社区、街头、公园……无障碍坡道、盲道、低位服务台等无障碍设施,已经深入大街小巷,遍布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了良好的无障碍环境。 

得益于万州老旧小区的改造,无障碍设施已经蔓延到各个小区。6月20日,记者走进富祥花园小区看到,针对小区老年人、小孩多的特点,小区集中改造无障碍设施。 

“我们前期走访调研发现,该小区60岁以上且行动不便老年人近200人,为此该项目把重点放在基础管网和无障碍通道的改造上。”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小区的实际情况,改造过程中,以提升小区服务功能为着力点,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落脚点,旨在打造“一轴无障碍+一市文创+多庭院休闲”的宜老、宜少、安全、共享的全龄友好无障碍社区,营造丰富多样、健康多彩、舒适宜居的邻里社区。 

“我们对小区进行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通过增设盲道、轮椅坡道及缘石坡道等,在显著位置设置标志牌,以确保无障碍设施系统的连续性、实用性和人性化。”据区住房城乡建委介绍,小区还新增了儿童游乐设施、公共休闲娱乐区等,丰富老年人和小孩的生活。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都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 

“自从小区加装了电梯和无障碍通道后,我终于可以独自下楼了,老旧小区改造给我们行动不便的老人带来了切切实实的福音。”家住富祥花园已有15年的居民何明德啧啧称赞道,以前每次下楼都要麻烦家人搀扶下楼,自从小区增设了无障碍通道后,他已经可以一个人直达小区的休闲娱乐区。现在他每天都要下楼与邻居们拉拉家常,看小区里的居民跳舞、打球,整个人的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了! 

每当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在富祥花园柔和的灯光下,65岁的邓云慧就穿着彩色舞蹈服,跟随音乐翩翩起舞。她的身后,是十几位同样装束的老人,她们便摇动着身体,宛如一只只轻盈的燕子,在休闲广场上享受着愉快的晚年生活。 

无障碍通道改造前后

富祥花园小区的变化只是万州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万州区住房城乡建委本着“为人民生活谋福祉”的出发点,成立专干小组,整合各种资源,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并精准施策,以解决居民生活之必需为出发点,重点关爱“一老一少一残”,因地制宜打造无障碍出行路线,增设无障碍通道、无障碍休闲空间和无障碍停车位,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居民感受:“微”改造带来幸福“大”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重在补短板,小区缺什么就补什么,居民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 

“路面坑洼不平、缺少坡道扶手、活动场地有限、座椅配备不足……以前,在我们这个小区,老龄化程度普遍较高,但对老人不够友好的细节问题几乎随处可见。”在富祥花园住了近20年的居民吴文英告诉记者,以前小区里缺少歇脚地,累了想在小区里休息一下都没条件。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如今不仅新增了凉亭、座椅,还增设了小区绿化、文体健身器材等,真是改到了群众“心坎上”。

“通过这次改造,小区停车方便了,出行方便了,环境也变得更美了!”吴文英称赞道,老旧小区在进行适老化改造时,不但做了很多无障碍等方面的改造更新,还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满足多元需求。 

例如,有的老人喜欢下棋,就在小区里提供相应的场地设施,使其具备避风、照明条件,并且给观棋的人留出座椅。有的老人喜欢健身,就安装了一些适合老人的健身器材,既能让老人动起来,又能让老人生活更健康。 

“这次小区改造切切实实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同样在富祥小区居住了十余年的居民唐天秀表示,针对老旧小区改造“民意难统一”的问题,改造前,区住房城乡建委会同街道、社区先行开展“旧改会诊、协商和筹议”三步工作,由居民来“亲手”设计旧改方案,梳理分析居民急难愁盼的重点问题,提升居民参与度、支持率和获得感。 

而后,通过居民代表交流会、院坝会等形式及时将旧改方案公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形成基本确定的设计初案。再针对旧改方案由市、区级住建部门先后召集相关部门及专家开展专业审议,多角度把关认可。审议后的方案再与居民见面协商,确保居民全程参与、思想统一、实施可行。 

在遵循民情、民意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如今,富祥花园小区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平整的沥青路面、整齐划一的停车位以及生机盎然的各类绿植……使小区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让“一老一小”群体的笑容更加灿烂。  

景观无障碍通道改造前后

记者手记: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居住在老旧小区内的住户对电梯、适老设施的渴望日益强烈。故而,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坚持“群众缺什么、我们补什么;群众盼什么、我们谋什么”,通过硬件空间挖潜、多元主体协同、软件管理提升等一系列举措,不断补短板、增供给、优服务,织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解决“一老一小”出行“最后一公里”,开启“一老一小”生活新篇章。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