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苕粉入选《重庆粉条地图》
2025-05-29 11:08
近日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
推出了《重庆粉条地图》
精选了重庆各区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优特产中的部分粉条
武隆苕粉
凭借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成功入选


粉条,是以红薯、马铃薯或豆类淀粉为主要原料,经和浆、成型、冷却、干燥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片状非即食性食品。
在川渝地区,人们通常称之为苕粉,顾名思义,就是其主要材料是红薯淀粉。

软糯耐煮,滑爽入味

酸辣鲜香,爽口开胃。

其中,武隆苕粉以其石磨苕粉而闻名,起源于清康熙年间,采用“三沉三淀,十六道工序,铁锅烫皮”古法加工工艺,被誉为中国名菜、中国名小吃,也是川渝火锅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武隆因此有“中国火锅苕粉之乡”称号,其制作技艺也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红薯有适应环境能力强、产量高的特点,武隆区多山地、丘陵,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红薯。近年来,武隆区持续补链延链,加速推进红薯产业化种植、加工、运营,大力推动红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加快形成涵盖红薯全产业链、产品丰富多元的产业布局。

苕粉飘香。张晓秋/摄
如今,武隆苕粉已形成集育苗、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带动7万农户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下一步,武隆区将以打造“十亿级苕粉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融合化发展,并联动文旅资源,推出“苕粉非遗体验游”“火锅美食之旅”等特色旅游项目,实现产业与旅游“双向奔赴”,让武隆苕粉这张文化名片更加闪亮。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