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三十年 武隆生巨变

武隆区融媒体中心

2024-06-03 11:18

旅游三次创业
旅游30年海报报眉

穿越时光之河,三十年如同一幅画卷,记录了武隆旅游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历程。

三十年风雨兼程,在蹒跚学步中成长起步,武隆旅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

三十年阔步前行,实现了从名不见经传的“山区的武隆”向“重庆的武隆”到“中国的武隆”,正加快向“世界的武隆”蝶变。

三十年成绩斐然,成功摘得“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七块金字招牌。

这些金字招牌的取得,赋予了武隆旅游更加旺盛而长久的生命力。

44481683cfe45b854a862beaab49f8f

芙蓉洞景区。

第一次创业

武隆“养在深闺被人识”

打开一个溶洞,武隆旅游从无到有。

1993年5月26日,江口镇5位村民在距江口镇3公里的潘家岩半山腰发现了芙蓉洞,里面有数不清的奇峰异石,千姿百态。

县政府相关部门得知这个消息后,及时组织前去打探。他们意识到,也许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世界,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面对自然的馈赠。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启动旅游资源开发,全县大力发展旅游业。

1994年5月1日,武隆芙蓉洞开放仪式现场(余兴和供图)

1994年5月1日,武隆芙蓉洞开放仪式舞龙舞师表演。(余兴和供图)

1994年5月1日,芙蓉洞正式对外开放。这个芙蓉江畔神奇的地下艺术宫殿,终于在数万年沉寂之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芙蓉洞的开放,拉开了武隆旅游兴县的历史帷幕,也创造了“开发一个洞,搞活一个县”的旅游奇迹。

d82670c77e5ff0b4c2ec4a01b3968e4

仙女山大草原。

芙蓉洞的走红,启发了武隆不断发掘喀斯特旅游资源。第二年春天,仙女山开始接待登山而来的赏景人,五年后,这里成为重庆这座火炉之城避暑度假的第一品牌。

芙蓉洞、仙女山的旗开得胜,激发了武隆人奋勇争先的创业热情。

1994年芙蓉洞开放到2007年,是武隆从山区贫困县到旅游大县突破崛起的十四年。从零起步,相继开发出芙蓉洞、仙女山、芙蓉江、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等集观光、休闲、度假型功能化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串点成线的旅游景区,让武隆实现了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历史性跨越。

天生三桥代君君

天生三桥。代君君 摄

第二次创业

武隆“穷山僻壤变仙境”

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重庆武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获得全票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武隆成为重庆第一处、中国第六处世界自然遗产。

借助这块“金字招牌”,武隆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掀起了以“做大游客总量、做强旅游经济”为主要任务的武隆旅游“二次创业”。全县成立由16位县委、政府领导联系,119个县级部门、国有企业和26个乡镇组成的16个旅游宣传营销集团,分片进驻40个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驻点进行宣传营销。

用8)印象武隆

印象武隆。

2009年到2021年,旅游人次从470万增加到4070万,是2008年的20倍,综合收入197.3亿元,是2008年的19.6倍。

一边铺开全球集团式旅游营销,一边苦练内功。

2011年,武隆喀斯特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复和授牌为国家5A级景区;2015年,仙女山旅游度假区跻身全国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19年,武隆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一系列荣誉的加持,让武隆这片神奇山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节节攀升。

2023.9.8(何庆、杨国权、王频)2023“AITO问界杯”第18界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开幕式——代君君摄55

2023“AITO问界杯”第18界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开幕式。代君君 摄

马不停蹄地“拿牌子”,更要拓宽思路“亮牌子”。武隆积极推动“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和一批高品质文旅项目落户,吸引《满城尽带黄金甲》《变形金刚4》等国际大片前来取景,还成功引进了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等国际户外运动顶级品牌赛事。

旅游“二次创业”,武隆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从“穷山僻壤”变成“人间仙境”,全区10万农民吃上“旅游饭”。

白马山游客接待中心

白马山游客接待中心。

第三次创业

武隆“强练内功向世界”

对旅游发展,武隆一直有着超前的追求和国际化的眼光。面对“群雄并起”的激烈竞争态势,武隆跳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维固化。

抓住航空时代、高铁时代来临的机遇期,2021年,武隆强力开启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武隆旅游“三次创业”,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推进“三次创业”,路径上首要取决于做深产业链,打造具备核心影响力的国际化旅游产品体系。

mmexport1626343554267

荆竹村。

对标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标准,武隆策划储备了165个储备文旅项目,总投资规模1406亿元,着力打造研学、运动、艺术、康养、婚恋、服务六大“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品质化旅游产品供给,充分释放旅游业跨界、渗透、融合功能,提高旅游业对强区富民的贡献度。

2021年,武隆喀斯特旅游区获评“成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

2022年,荆竹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2023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0.1%,旅游总收入217.23亿元,同比增长10%。

武隆门户片区鸟瞰图。

武隆门户片区鸟瞰图。

三十年,武隆历届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41万武隆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十年,武隆旅游从练内功吸引国内游客,到向外走吸引世界目光,每一次都开启了一个向上的周期。

三十年,武隆旅游把握住三次创业机遇,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从打卡向刷卡、从单一旅游支撑向“+旅游”多元产业支撑的“三个转变”。

今非昔比,未来可期。如今,幽远时空·化境武隆正以亿万年自然山水之美,持续绽放出耀眼的瑰丽光彩,吸引广大游客近悦远来。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