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400万斤!铜梁乌鱼“游”进川渝千家万户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通讯员 李拉拉 唐龙海

2025-10-31 10:46

金秋十月,铜梁区少云镇高碑村的乌鱼养殖产业迎来丰收季。

近日,铜梁区少云镇高碑村乌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周景丽家的鱼塘起鱼。早上7点,周景丽便和前来义务帮忙的村民忙活开来。渔网收拢、水花四溅,一尾尾肥硕的乌鱼在网中翻腾跳跃。

这些鲜活肥美的乌鱼,经过快速分拣后,将被发往川渝市场。

一网拉起万余斤

“今天能起一两万斤鱼。”看着刚刚出水的鲜鱼,周景丽笑容满面地说。

周景丽从外地返乡投身乌鱼养殖,至今已有11个年头。“生意最好那年卖了10万斤,收入有100来万元。”周景丽告诉笔者,像今天这样大规模起鱼,合作社的乡亲都会来帮忙,这种互助模式正是高碑村乌鱼产业凝聚力的体现。

重庆玖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高碑乌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运明一边分拣一边介绍:“合作社除吸引高碑村和临近的石庙村的农户养殖乌鱼外,还有丰都、泸州等地区的26户养殖户也加入了我们。目前,合作社总共有62户养殖户,产品主要销往泸州、宜宾、大足、璧山等14个川渝区县。”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的乌鱼已成功入驻四川、重庆的永辉超市,并拿到了全国供应商资格,品牌影响力日益彰显。

精准分级促产销两旺

站在鱼塘边,周运明向笔者描绘了合作社的美好愿景:“目前,我们整个合作社养殖面积约1800亩,全年总产量在400万斤左右,年产值约4000万元。”

强大的产量背后,是精细化的市场运营。周运明随手抓起一条刚出水的乌鱼说:“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将乌鱼分为3个规格:3斤以上、2斤到3斤、1斤到2斤,精准分级确保产销对路。”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养殖周期。每年3月中旬,气温逐渐回升,是投苗的好时机。乌鱼的生长周期通常在18个月至20个月,每年5月至10月是集中出鱼期。平时每天出货万余斤,春节等节假日消费旺季,出鱼量还将成倍增加,以满足节日市场的旺盛需求。

力做强产业链

高碑村的乌鱼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养殖规划、统一苗种繁育、统一饲料药品、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市场销售,解决了散户养殖标准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带动周边百余农户就业增收。

晨曦中,运输乌鱼的卡车缓缓启动,载着高碑村人的希望与汗水,驶向远方。

面对未来,高碑村党支部书记唐忠富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将为乌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服好务,把乌鱼养殖业做大做强,让致富鱼‘游’得更远。”

来源: 铜梁融媒体中心  
编辑: 邱春   审核: 邹密 主编:颜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