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农地入市”撬动产业发展 赋能城乡融合发展 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2024-07-10 18:30
7月10日,重庆牧堂纯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竞得铜梁区太平镇垣楼村九组的3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面积9.4亩,总价款363万元。
▲铜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项目之一,牧堂纯农业科普基地效果图
铜梁区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国家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多政策叠加优势明显,在促进农村产业提升、农地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先发制度优势。
去年以来,铜梁区按照“先试点、再铺开”思路,优先选择资源禀赋优越、交通设施便利、入市意愿较高的镇街先行试点,深挖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加大入市地块包装策划和宣传推介力度,有效衔接入市供需双方需求,健全完善入市配套政策制度,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试点以来,铜梁区累计实现入市项目5宗、70亩,总成交金额2311.17万元,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上门宣讲政策 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试点以来,铜梁区制定印发了2000余份入市指导手册,面向镇街、村社农民集体、涉农企业进行发放,定期到镇街进行广泛宣讲,扩大入市政策知晓面。
据了解,牧堂纯公司于2019年在太平镇垣楼村九组选址投资农村产业项目,因当时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导致项目迟迟没有落地。
铜梁区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得知太平镇垣楼村牧堂纯项目有用地需求,主动上门宣讲入市政策,告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责,同样具有抵押融资、二级市场转让等权能。“我们在进行入市政策宣传时,首先就是告知企业有合法用地手续的重要性,通过入市取得的土地可以进行合法建设,并且受到国家法律保护,还可以有效形成企业资产。”铜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铜梁区乡村美景
政府“搭台唱戏” 按下项目推进“加速键”
试点以来,铜梁区出台了入市管理办法、入市交易实施流程、收益分配等多项配套政策,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参与、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实施”的入市参与模式。
太平镇政府高度重视入市工作,第一时间成立入市工作专班,镇长亲自牵头负责,落实专人跟踪服务,实行“周调度”,高效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利益分配问题、企业最关心的价款支付及手续办理问题,为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该项目从启动到最终成交仅用了3个月时间。
太平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孔令全表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企业多方共赢的局面,我们镇政府很珍惜这次宝贵的改革机会,壮大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铜梁区乡村一角
坚持“民主决策” 实现农民对入市土地自主管理
铜梁区在试点推进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入市主体地位。按照村民自治原则,引导农民全流程参与入市事项,实现农民集体对入市事项“人人参与、人人决策”,确保农民在土地入市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铜梁区从前期的入市宣传、政策解释到村庄规划编制、土地确权、入市土地价格确定、入市交易方案编制、收益分配方案确定等各个环节,严格遵循村民自治制度,经过“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决策程序后,再进行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公开30天、公示结果公开,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同时,为解决村民外出务工而导致的不能及时参会的问题,借助微信、短信等信息手段,采取“线上文书表决+线下现场会议”的方式,充分保障农民主体的参与权和决策权,防范少数人被代表。
聚焦农旅融合 有效带动产业发展
铜梁区坚持村庄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经营性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用地需求,严格筛选入市项目业态,形成以本地优势产业为龙头的产业融合生态链,助推农村产业迭代升级。
▲铜梁区美丽乡村
牧堂纯公司本次竞得的土地拟用于建设研学、观光旅游等设施,并在周边流转了约500亩土地,打造集体验、观光、研学和生产一体的现代农业项目。该项目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用,年产值约8000万元,可提供本地50余个就业岗位,群众不仅一次性分得可观的收益,还有机会在自家门口实现就业。
系统集成改革 农村土地“活起来”带动乡村“亮起来”
在推进入市试点过程中,铜梁区结合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有关工作要求,坚持优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大力挖掘闲置、废弃的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已梳理筛选出存量建设用地181宗、633亩。结合产业发展定位和市场主体需求,优先推出区位优势好、配套设施好、市场关注度高、入市意愿强的地块,通过入市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铜梁区还积极联动“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任务,将入市收益纳入农村三资管理范畴,导入社会资本开展市场化运营管理,增强农民集体收益资金“造血”功能。
下一步,铜梁区将结合实际,坚守改革底线、大胆创新探索,坚持规划引领,绘好“国土空间一张图”;加大存量挖掘和项目实施,下好入市工作“一盘棋”;解决企业用地难,抓好要素保障“一条线”;做好供后服务,唱好惠民利企“一台戏”。持续推进入市试点工作走深走实,助推全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倪波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