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国风国潮+土家文化 “碰撞”出丰盛的文化大餐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06 13:56

龙文化、土家文化、石柱文化……文化闹春年味浓。2月3日,大年正月初六下午和晚上,石柱县在龙河大桥至关门岩大桥河段及两岸公园,分别举办了《画说龙河》大型实景文化展演活动,沉浸式的演出、国风国潮与土家文化的“碰撞”,为广大市民和游客送上了两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近年来,石柱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作出了打好城市更新主动仗的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设“风情土家寨•精致山水城”的总目标。其中,“山水律动”文旅配套项目主要在龙河大桥至关门岩大桥段新建亲水步道和平台、在粼江峰景外新建亲水平台,新建4处过河跳蹬和一处人行拱桥,同步植入3个水车,让县城颜值和气质不断彰显。

为不断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持续推进冬季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做靓“风情土家寨·精致山水城”品牌,在蛇年春节前,精心策划了《画说龙河》大型实景文化展演活动方案及流程,确保了这次文化展演活动既出圈又出彩。

展演期间,现场人山人海、欢声鼎沸,成千上万名城乡群众从四面八方涌来,感受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魅力和浓浓年味。

竹筏出游、弓箭捕鱼、织布劳作、抱婴洗衣……在《龙出七曜》开篇演出现场,仿佛将市民和游客带回千年前的土家族起源时代,两岸观众为这一精彩的水上演出鼓掌欢呼,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摄像。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水上的画舫船上,琵琶与古筝声交织,“李白”与“白居易”吟诵着赞美石柱的诗篇,让观众感受到了独特的人文和地域文化氛围。自唐代建县以来,石柱的美丽风光和秦良玉的英雄事迹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诗咏称赞。

“何此溪上翁,饮瓢亦自足。”有史以来,石柱土家人便在龙河两岸织舟捕鱼、垦荒种粮,创造了形态丰富而又底蕴深厚的渔猎文化和农耕文化。当日,在第二篇章《龙游南宾》展演活动中,将龙河的烟火气演绎得淋漓尽致。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河畔青石板上,年轻的土家姑娘载歌载舞,欢快地浣洗衣裳。竹筏上,勤劳的渔夫甩开双手,奋力撒网捕鱼。“乌篷船头蓑衣翁,正是河畔垂钓时。”披着蓑衣的老翁,聚精会神地低头垂钓。

耕牛过河、挑担过河、跳斗笠舞、啰儿调对歌、亲水平台土家玩牛……精彩纷呈的表演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土家族历史的壮丽画卷中。

装载黄连、辣椒、莼菜“三色”产品的三只花船绕岛缓缓划行,伴随着欢快的乐声,演员们分别跳起了优美的黄连舞、辣椒舞、莼菜舞。而今,“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正是新一代石柱人的精神写照。

新郎冠礼、娶亲出发、换装出阁、娶亲回程、下轿拜堂……在第三篇章《龙腾石柱》节目中,土家婚俗、欢腾石柱表演,展现了石柱绚丽多彩的土家民俗文化,热热闹闹的场景吸引了大量观众。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优美歌声响彻云霄,将幸福和快乐播撒,将石柱人民的豁达乐观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在石柱定居8年了,这次作为一名志愿者,很荣幸参加了《龙腾石柱》篇章的演出活动,学习到了很多土家族文化知识,也逐渐融入了土家文化生活。”来自上海的吴国平说。

自古以来,石柱境内大山起伏,山峦重叠,江河纵横。可以行船的龙河和长江,便是畅通四方的古代高速公路,土家人的货物流通、客运往来,都必须依靠这两条重要水道。在以展现巴盐文化、长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龙奔大江》节目展演现场,江心鸟岛之上,纤夫拉动帆船逆流而上;岸边“盐运码头”“背二哥”成群结队卸货背盐;跳蹬石上,四条火龙呼啸而出,周身烈焰灼灼……两岸观众欢呼雀跃,喝彩声此起彼伏。

“我常年在外打工,今年回家过年看到龙河流域县城段焕然一新,打造得非常漂亮和壮观,又观看了‘画说龙河’的展演,内容很丰富、演出很精彩,我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返乡群众向可勇在观看展演后发出感叹。

万户灯火正繁华,百舸争流扬帆时。“风情土家寨·精致山水城”城市品质加速提升,“千年石柱画卷”徐徐铺展,“万象土家图鉴”渐次成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来源: 石柱融媒体中心  
编辑: 詹米璐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