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纪检监察护航乡村振兴 华溪人过上“黄金”生活

2024-06-18 10:01

入夏,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热闹非凡。翠绿的田野里,一丘又一丘黄精进入收获期,村民们正忙着下地采挖;整洁的村道上,一支支研学旅游团队在观光赏景,体验农事活动……眼前的一切,让整日忙个不停的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祥生感慨万千:“华溪村能有今天,感谢各级党政的关怀和广大干群的支持,更离不开纪检监察为我们保驾护航!”

▲华溪村木瓜套种黄精基地一角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黄精已经成为中益乡的支柱产业,构建起从育苗、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中益黄精面”出口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1个国家和地区,黄精变成了“黄金”,华溪人过上了黄金般的日子。喜悦的背后,是石柱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一路保驾护航的艰辛付出。

整合基层监督力量

打出助力乡村振兴组合拳

乡村振兴政策多、项目多,容易招来“蝇贪”“蚁腐”。为整合监督力量,石柱县纪委监委建立“1+2+N”片区监督机制(即监督检查室牵头,派驻纪检监察组、派出监察室协作配合,N个乡镇纪委联动),使监督从“单兵作战”变为“兵团作战”。

▲纪检监察干部不定时检查华溪村村集体账务

中益乡纪委创新事前群众知晓到位、事中群众参与到位、事后群众评价到位的“三到位”群众监督方式,设立廉情驿站,建立收集直报、提级办理等制度,消除了“熟人社会”监督压力。

聚焦重点精准监督

筑牢乡村振兴廉洁线

“近年来,我们组建起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发展了黄精、木瓜、脆桃、脆李等产业。去年,黄精产值近920万元。”王祥生说。

▲纪检监察干部实地检查华溪村产业发展情况

2018年以来,华溪村成立中益旅游开发公司,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占股93.6%,16位村民占股6%多,培育“1+1+N”(1个村集体经济、1个公司、N个合作项目)市场主体架构。

同时,石柱县纪委监委统筹三级监督力量,全程监督“631”集体利益分配机制落实情况,即确保村集体收入60%用于全体村民分红,30%作为村级基金用于扶危济困,10%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截至目前,累计分红58万元,发放基金18.6万元,无一人反映不公平、不公正。

着力打造清廉村居

擦亮乡村振兴廉底

“我们村的清廉村居建设搞得好。以前想要了解村里的事务,只有联系村组干部。现在不一样了,村民在村里的公示栏和手机上都可以看到。”华溪村村民表示。

▲纪检监察干部与老党员马培清座谈了解廉政建设

为方便群众监督,中益乡纪委组建华溪村村务监督服务微信群,定期公布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产业发展、政策落实等进展情况,针对群众疑问和诉求,建立“收集—分流—督办—回应”闭环机制,实现群众疑问答复率、诉求办结率“两个100%”。

为建设和美乡村,发挥先进带动作用,华溪村将4月15日确定为华溪乡贤、华溪榜样评选日。4年来,评选出了先进典型29名(户)。

华溪村建立起乡村振兴积分激励制度,群众可凭积分到指定商店兑换物品。同时,修订了华溪村村规民约,完善抵制“无事酒”、摒弃厚葬薄养等条款,明确8种扣分情形和标准,形成了“遵规光荣、违规可耻”的浓厚氛围。

“纪检监察如同温暖而公正的阳光,无声无息地守护着华溪村乡村振兴的梦想与果实。”王祥生感慨地说,正是纪检监察这股“保驾护航”的力量,在华溪村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马泽勇 谭华祥)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