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播芳——刘耋龄捐赠文献暨重庆图书馆藏刘秉璋家族文献展”开展
2024-08-30 15:24
8月30日,刘耋龄收藏文献捐赠仪式暨“四世播芳——刘耋龄捐赠文献暨重庆图书馆藏刘秉璋家族文献展”开展仪式在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图书馆二楼展览厅举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领导、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领导、刘耋龄先生亲属代表和家乡代表、重庆图书馆领导等出席仪式。
开幕式上,重庆图书馆馆长张冰梅在仪式致辞中回顾了刘耋龄先生与重庆图书馆的交往情谊,表达了对刘先生承继先人之志,让私人收藏惠及大众的崇高敬意和真诚感谢。刘耋龄先生的亲属代表刘晓女士代表刘先生,讲述了他的曾祖刘秉璋、祖父刘体智对国家和社会所作的贡献,并转达了他对重庆图书馆的感谢以及对展览顺利举办的美好祝愿。仪式上,张冰梅馆长代表重庆图书馆向刘耋龄先生的代表颁发了捐赠证书,并赠送文创纪念品,感谢刘耋龄先生及其亲朋好友对文博事业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刘耋龄先生是清末名臣刘秉璋的曾孙、收藏家刘体智之孙,1934年出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专业,后长期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任教;系上海市政协第八届委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著名收藏家。2021年,刘耋龄先生辗转联系到重庆图书馆,表示希望将自己收藏的部分古籍文物无偿捐赠给重庆图书馆。2023年,刘先生正式将捐赠给重庆图书馆的7种珍贵文献移交收藏,包括:《澹园琐录》十二卷(清末民初抄本)、《澹园琐录》二十一卷(清末民初抄本)、《静轩笔记》一百二十卷《附录》一卷(清末民初抄本)、《宋拓蜀石经》(民国十五年(1926)影印本)、《刘文庄公佚稿》一卷《家书》一卷(民国稿本)、《山河堰落成记》(清末民初拓本)、《清净道论》缅文贝叶经。其中,《澹园琐录》十二卷本、《澹园琐录》二十一卷本、《静轩笔记》和《刘文庄公佚稿》4种是刘秉璋的著述。
刘秉璋(1826—1905),字希之,号仲良或澹园,是晚清重臣、淮军名将,历任江西巡抚、浙江巡抚,官至四川总督。在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他组织浙东守军击退法国侵略舰队,取得了镇海之战胜利。在担任四川总督期间,他勤政廉洁,关心民生,通过兴修水利,改善川省交通;清剿匪患,维护社会治安;因事制宜,保障四川百姓的利益,为四川、重庆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刘秉璋在同治元年(1862)从军以后,一直坚持每天写读书笔记,到编《澹园琐录》时,已经写了近四十年。他的读书笔记涵盖面很广,而《澹园琐录》十二卷本只摘取了笔记中涉及天、地、人、物四部下二十九类的内容成书。《澹园琐录》二十一卷本在十二卷本的基础上作了不少调整改动,分类精简为二十八类,字数增加到四十余万字,节目的设立更加合理,从头至尾用馆阁楷书书写,端庄大气。十二卷本和二十一卷本都具有独立的版本价值,对于我们探讨刘秉璋学术思想的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刘文庄公佚稿》是刘秉璋第三子刘体信(刘声木)辑录的刘秉璋的集外佚作,多为刘秉璋的诗作,风格豪迈,有很强的经世济民之心。此稿本保留了刘声木的手迹,令稀见的文献内容与难得的子承父业之证合二为一。
《静轩笔记》是一部深具学术价值的笔记,是刘秉璋第四子刘体智,即刘耋龄先生的祖父,依据《澹园琐录》和六七种未完稿来编纂的,“每成一册,即先付印”,已付印的今有民国石印本存世(重庆图书馆有藏),其卷首目录标为一百二十卷,但当时只石印了前十九卷,后即中辍。此次刘耋龄先生捐赠的抄本为民国石印本的底本,正文所存卷数比民国石印本多二十九卷,为我们深入了解刘秉璋的学术思想提供了新的资料。
刘体智(1879—1962),字晦之,晚号善斋老人,民国著名银行家、收藏家。他继承了其父刘秉璋“远碧楼”藏书,到上海后专门建造“小校经阁”,收藏甲骨吉金、古籍善本、古墨玺印等。刘体智被称为“民国以来收藏青铜器最多的人”,他不欲自秘私藏,多将这些藏品传拓印行,嘉惠学林,出版有《善斋吉金录》《小校经阁金文拓本》等藏品图录,其后还将一生珍藏捐献给了国家,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刘耋龄先生捐赠的文献中,有一部《清净道论》缅文贝叶经,是难得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经典之作和民族学文献。贝叶经,最早源于古印度,是用铁笔刻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文,一般记载的是珍贵的佛学及历史文化圣典,具有非常重要的宗教学、史学、民族学等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目前尚存的古本贝叶经相当稀少,贝叶经制作技艺也在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贝叶经入藏重庆图书馆,丰富了馆藏品种,成为目前馆藏唯一一部缅文贝叶经文献。
本次展览以刘耋龄捐赠文献为契机,系统梳理了馆藏的刘秉璋家族文献,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按照刘秉璋家族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淮军儒将 督蜀兴功”,主要介绍刘秉璋的历史功绩和刘耋龄捐赠的刘秉璋著述。第二章“蔚成大族 诗书传家”,重点讲述了刘秉璋长子刘体乾、三子刘体信、四子刘体智在文献收藏、学术研究以及文脉相传等方面的卓越贡献。第三章“四世绍业 阐弘家风”,主要讲述了刘秉璋家族第四代、捐赠人刘耋龄先生传承家风,喜好收藏并揭示藏品惠及社会的事迹,还介绍了刘氏家族其他后人的著述以及研究刘秉璋家族的相关文献典籍。现场展出了数十种与刘秉璋家族相关的文献典籍实物,包括刘耋龄先生捐赠的7种珍贵典籍,重庆图书馆馆藏的古籍线装书、现代出版物等。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24年10月7日,市民可免费观展。
(孙凯芳)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