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新桥医院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射频消融 开启电生理技术新篇章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7-26 14:22

日前,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采用超高密度标测系统,成功为一名复杂的双瓣置换术后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成功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术后,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据了解,此类手术在国际上报道甚少,手术的成功,开启电生理技术的新篇章。

频遭电击,生不如死

每天数次来临、毫无预兆的心脏电击让48岁的姜先生生活在深深的恐惧中,生不如死。电击来源于他体内安置的心脏起搏器。因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2007年,姜先生接受了心脏二尖瓣置换术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不久,又开始反复发作室速、室颤、心源性晕厥,一晕倒就跌倒并不省人事,严重威胁生命。

为防止姜先生发生心脏性猝死,医生为其紧急安装了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就是能自动复律的起搏器。一旦要命的心动过速发作,植入的起搏器就放电,让心脏恢复正常心律。但由于姜先生器质性心脏病已达严重阶段,室速反复发生,起搏器被迫反复放电以恢复正常心律。虽然起搏器救了他的命,但反复被电击感影响了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患者本身心功能就很差,反复室速和经常性电击还会进一步损伤心功能,造成心衰,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射频消融能破坏导致室速发作的心肌组织,从而减少室速发作,减少起搏器放电。由于姜先生疾病严重,能导致室速发作的心肌组织很多,其中只有部分心肌组织是关键部位。盲目地进行消融也会引起心功能进一步下降,故而需要寻找精准靶点。姜先生出现的问题也是整个医学界存在的难题。

医学难题,艰难抉择

姜先生带着绝望的心情来到新桥医院,寻找一丝希望。

“结合患者症状和心电图表现,风湿炎症或者外科术后遗留瘢痕引起左心室室速可能性最大。药物治疗效果差,发作频繁,起搏器持续放电,虽有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指征,但此类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室性心动过速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且患者曾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不能像常规手术一样经过二尖瓣或主动脉瓣作为手术入路进行消融,在全世界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都非常少。”新桥医院心内科谭虎教授接诊姜先生后,也感觉非常棘手。

尽管如此,不堪忍受痛苦并随时面临死亡风险的姜先生和他的家人们都迫切希望接受消融手术。新桥医院立即组织全院大会诊,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挑战这例“非同寻常”的手术。

多科联合,挑战难题

心室颤动一旦发生,心脏将无法泵出血液,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发生超过5分钟,大脑就会缺血缺氧,导致死亡。而在消融手术中,需要在心律失常发作情况下寻找异常起搏点和传导通路,耗时通常大于5分钟以上。这一时间上的矛盾如何解决是手术是否能够进行的关键。

为解决这一问题,新桥医院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后,提出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进行消融手术。

ECMO是一种临时的人工心肺,提供外源性泵血和氧合功能,为患者在体外重新建立起一套“生命通道”。即便术中出现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能保证足够血液灌注,维持稳定血压,为手术创造机会。

除此之外,心内科电生理团队将国内鲜有单位使用的“超高密度标测系统”也应用到这次手术中。这种先进的标测系统可以大大缩短寻找异常起搏点和传导通路的时间,做到快速、精准标测和精准消融。

精心手术,妙手回春

在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蹇朝教授ECMO团队、麻醉科景胜教授的支持下,手术如期开展。手术在心内科晋军主任领导下,谭虎教授率电生理团队完成心内电生理检查,并在心室腔内和心外膜快速精准找到了引起室性心动过速的靶点。专家们发现,该患者的异常靶点不止一处,在长达9个小时的精细逐一多点射频消融后,成功终止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在这一刻,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如释重负,疲劳顿消。

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姜先生顺利康复出院。术后一个月回医院复查时,姜先生激动地握着谭虎教授的手,连声道谢:“手术前每天心悸、晕厥、受电击,还随时面临死亡,太痛苦了!现在好了,手术后这一个月,我都没这种感觉了,真的是太感谢了!”

不懈创新,勇攀高峰

姜先生手术的成功,是新桥医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救治的“急、危、难”病例中的一例。近年来,该团队在多学科联合诊疗、先进技术和先进治疗理念的加持下救治了许多这样的危重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心律失常和房颤患者逐渐增多,复杂心律失常患者也逐渐增多,这也对医疗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未来,新桥医院心内科将继续在探索高效合理救治心脏病患者道路上,不懈创新、勇攀高峰,将延续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为永恒追求的目标。

来源: 沙坪坝融媒体中心  
编辑: 吴志杰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