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公斤2600元!梁平区碧山镇撂荒地上种出“金叶子”
2025-04-14 11:31
近日,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的300亩茶园里,100余名采茶工手指翻飞,翠绿的竹篓在腰间起伏,刚刚冒尖的“白叶1号”嫩芽被精准摘下。
“这些鲜叶晚上就能制成干茶,浙江客户早就在线上等着了。”业主黄昌凤捧着新采的茶青说。
茶园有将近一半的面积曾经是撂荒的坡地,2019年黄昌凤考察发现坡度非常利于茶树生长便将茶园修建于此,6年过去,现在成了村里的产值高地,自3月26日开园以来,凯驿白茶专业合作社已生产精品干茶150余公斤,销售额突破50万元。不同于普通茶叶市场,这里的安吉白茶直供高端客户,“每公斤最高卖到2600元,全被大茶商包圆。”
▲碧山镇龙桥村,白茶基地业主黄昌凤捧着新采的茶叶嫩芽。
“我们茶园坚持‘三不’原则,即不用化肥、不用除草剂、不采次叶。所以我们用工量比较大,平均每月发给工人的工资都在2万元左右。”黄昌凤表示,为了保证茶叶的高品质,种植时不用化肥,只使用菜饼和茶叶专业有机肥;不使用除草剂,采取成本更高的人工除草;鲜叶采摘严格按照一芽一叶的标准,每公斤干茶需消耗4公斤至5公斤鲜叶。
“今年光采茶就挣了3000块,接下来的除草施肥还有固定收入,家里荒着的2亩坡地也流转给了合作社。”龙桥村四组村民王兴秀挎着竹篓穿行在茶树间,除了务工工资,土地流转金更是让曾经的撂荒地变成“生金田”。
接下来,黄昌凤还将研发红茶产品线来提升亩产效益,这一株株从浙江引种的茶苗,如今成了龙桥村盘活荒山的绿色银行,让曾经制约发展的地理劣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产业优势。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