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商行垫江支行:金融“活水”润丹乡
2025-01-10 14:37
重庆农商行垫江支行在总行的坚强领导下,在垫江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认真履行金融国企责任担当,用心做好“五篇大文章”,全力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建设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现代化新垫江进程中展现金融风采。
截至2024年末,该行下辖47个营业网点,服务范围遍布26个乡镇(街道),在岗员工297名。存贷款客户数达80万,存款余额199亿元,贷款余额76亿元;资产规模达204亿元,保持县域银行业首位。近三年来累计缴纳税款9000余万元,2024年纳税3000余万元,在金融系统排名稳居第一。
科技创新提能增质 集聚助企强大动能
(客户经理走访阀门企业。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农商行垫江支行紧扣垫江县“三个园中园”“西部智能阀门产业”建设,积极对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金融需求,创新推出“智能阀门贷”,为阀门产业提供综合化、专业化金融服务方案,运用科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专精特新”贷等多款融资产品,助力县域企业发展,金融服务质效不断提升。截至2024年末,该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5户、“专精特新”企业25户,发放贷款4亿余元,有力推动了科技型企业稳步发展、提档升级。
绿色金融提标争优 助力美丽新垫江建设
(客户经理向村社干部了解水稻制种产业发展情况。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着力构建涵盖绿色信贷、理财、消费、投资等综合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全产品服务”绿色生态圈,加大绿色贷款、绿色信用卡等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助力环保产业发展,推动绿色经济提质增效。重庆农商行垫江支行依托总行建立综合服务平台“绿色信贷管理系统”,向垫江县乡镇污水处理综合功能提升、渝东农特产品电商物流(冷链)产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发放绿色贷款,截至2024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超3亿元。
普惠金融提量扩面 提升支农支小质效
(客户经理与种植大户交流。受访单位供图)
长期以来,重庆农商行垫江支行加大普惠金融投入,坚持以“日常金融服务不出户、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乡)”的普惠金融目标导向。在26个镇街设立营业网点47个,另设立便民服务点11个、普惠金融到村基地31个、金融服务港湾2个、三网融合示范基地3个;布放自助机具近200台,发展手机银行用户近26万户;配置移动展业设备30套,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全面推动网格化金融服务,实行“定格、定员、定责”,融入全县303个行政村、社区网格,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在基层的触达率、覆盖面。运用总行搭建的乡村振兴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以家庭为单位“建档评级”,开展“整村授信”,截至2024年末,全县预授信户数达8000余户,预授信金额3亿余元,整村授信行政村覆盖率100%,涉农贷款余额近50亿元。通过“渝农经管”数智系统平台,围绕“管好、盘活、赋能、增收”目标,为农村基层组织提供“三资”管理、银农直联、乡风文明积分等全方位服务,为“三农”发展提供数字解决方案。
(金融服务小分队进村入社开展网格化服务。受访单位供图)
为扎实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重庆农商行垫江支行成立工作专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了常态化、广覆盖、有重点的融资对接机制,积极开展好“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同时,积极落实纾困帮扶政策,完善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机制,优化无还本续贷功能和流程,加大线上自助续贷推广运用。截至2024年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近6000户、余额超26亿元。
养老金融提档升级 擦亮金融为民底色
重庆农商行垫江支行积极推进“社银合作”,打造4个社银示范网点,通过与相关单位组织联建、业务联动、服务联办的合作模式,推动平台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截至2024年末,该行累计发放社保卡超16万张,养老金代发客户超14万户。
数字金融提速进位 加快推进转型发展
为提升客户数字金融服务体验,重庆农商行垫江支行作为全市率先试点支行,大力推广运用好智能柜台“方言银行”“空中银行”功能,大大减少了柜面排队现象;获取总行资源,举办“牡丹花开·香约垫江”直播带货活动,直播当日吸引了近11万人次在线观看,点赞互动超34.8万人次,共售出优质农特产品4000余件,带动商品交易金额达31万元。以“线上+线下”双向服务策略,搭建微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通过云签约、自助支用、自助续贷等智能办贷服务,线上用款替代率达90%以上,实现更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客户服务。
(客户经理田间地头开展金融服务。受访单位供图)
下一步,重庆农商行垫江支行将认真落实总行、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不断巩固服务实体经济优势,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举措,矢志加强金融科技创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垫江篇章贡献金融力量。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