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举行,会上由两江新区企业重庆凯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凯瑞机器人)牵头起草的两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机器人 关节模组技术规范》与《服务机器人 接触碰撞感知技术规范》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核心部件标准化和机器人安全交互技术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协同,保障用户安全。

▲活动现场(企业供图)
“随着服务机器人与人的交互日益密切,其安全性、智能性也受到更多关注,本次发布的两项标准都精准回应了行业当前面临的共性难题。”凯瑞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器人 关节模组技术规范》通过统一关节模组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推动产品实现标准化、模块化与产业化,有效破解了当前行业普遍存在的“互换性差、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昂”等问题,为上游模组生产商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机器人在与人接触中如何主动避险?如何降低人机触碰的各类风险?
《服务机器人 接触碰撞感知技术规范》通过规范接触与碰撞感知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确保服务机器人在发生预期接触碰撞时能及时感知并做出保护性停止、柔顺交互动作等反应。
“既将人员风险降至可接受等级,又赋予机器人主动避险、触觉控制等智能表现,为产品研发与质量管控提供了明确指引,增强了消费者信任,也为行业监管提供了技术依据。”上述负责人表示,此举是破除服务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安全瓶颈及智能控制的关键一步,对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凯瑞机器人位于两江新区水土新城,隶属于中国中检和中国汽研,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第三方机器人检测与评定机构,其在机器人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产业测评经验,尤其围绕机器人关节模组领域,已构建完整的测评体系,全面涵盖性能、安全、环境、电磁兼容与可靠性(包括MTBF寿命)五大维度,为产品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及标准支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