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两江新区校区投用!
2024-11-06 14:47
由两江新区和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联合打造的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两江校区”
落户原重庆互联网学院,
于近期迎来首批873名大学生入校就读。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两江校区
崭新的校园里,
大学生们在宽阔步道上嬉笑漫步、
校内运动场上激烈竞技、
实训室内全神贯注......
整个两江校区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据了解,今年5月,教育部批准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置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以下简称“重电”),学校成为重庆市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8月底,重电确定在两江新区重庆互联网学院成立新校区后,两江产业集团及其下属产运公司迅速响应,组建专班全力推进重电两江校区的改造升级工作。于是短短两个月,在多方努力下,这一教育新地标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从一期规划改造到落成启用的转变。
学院“升级迭代” 校区“焕然一新”
“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硬件设施也很完善。”这是刚搬入两江校区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学生小李的第一感受。
▲重电两江校区一期工程配套运动场
重电新校区内,
焕然一新的操场及体育器具边
环绕着葱郁的林木,
宿舍与教室均配备上崭新桌椅,
食堂、超市等配套设施
呈现出简洁明亮的装修风格,
同时,
智能化设备遍布校园,
为师生提供了舒适便利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据了解,重电两江校区规划总占地约500亩,校区建设分三期进行,当前一期工程占地200亩,包含教学楼、学生公寓、运动场以及食堂、超市、菜鸟驿站等配套设施已完成改造升级并投入使用。
▲重电两江校区北桥食堂
此前,校方对新校区选址工作有着多样考虑。“选址重庆互联网学院,办学环境是我们综合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说道。
如何短时间内将
重庆互联网学院“升级迭代”,
让校方安心放心入驻?
实际上,重庆互联网学院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定位为集教学、科研孵化、办公为一体的开放培训平台,“学院本身配套比较完善,这为改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方作为园区综合运营服务商,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对新校区的优化与调整,确保重电两江校区顺利开展教学工作。”产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见证了高效率的‘两江速度’,对后续新校区建设的逐步完善充满信心。”校方相关负责人对校区改建升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重电两江校区实训室内,学生正在进行网络信息安全课程
目前,
两江校区教室
智慧化扩容、标准化考场等
物资招采正逐步进行,
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供货安装。
“产学研”融合 孕育高素质人才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社会各领域发展的主题,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教融合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尤其是以职业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突破口,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而优化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
在这背景下,
两江新区与重电
正式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这意味着双方在探索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新模式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重电两江校区教学楼——网安楼B
“目前两江校区已落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后将新增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开展信息安全与管理、大数据工程技术等优势学科的全日制学历教育。”校方相关负责人还提到,两江新区拥有超过5000家科技型企业和9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是重庆市高新企业聚集地。现今几所学院入驻两江新区,与产业园区企业邻近,这为校方紧密围绕产业发展灵活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提供了便利条件。今后该如何利用好园区资源,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更好地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校方也将有更清晰的规划。
未来,随着重电两江校区的日益完善和产教融合的持续深化,这里将成为孕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两江新区与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的这场“双向奔赴”,将为两江新区的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输送更多具备实战经验的优秀人才。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