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为媒,江津广德共促玉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01 16:18

3月29日,江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永芳带团赴安徽广德,参加“广聚群英玉见未来”长三角雕刻工艺高质量发展交流大会。会上,两地签署玉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协议,通过全方位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打通两地在玉文化产业领域的市场流通、人才交流、技术共享渠道,全力搭建“良渚文化与长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矩阵”。

▲两地签署玉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协议

江津玉璀璨亮相,匠心雕琢铸就文化新名片

江津玉一亮相,即光芒四射。

“这是大自然用1.5亿年时光雕琢的艺术品。”交流环节中,江津区玉石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刁利平向与会嘉宾隆重推介了江津玉这一特色文化名片。江津玉作为当前国内发现的罕见的二次河磨籽玉,拥有独一无二的龙鳞皮纹,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硒、锶等微量元素,兼具养生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

近年来,江津玉雕作品屡获大奖。《莲莲有鱼》《玉猪龙》《梦回大唐》等经典之作既展现了江津玉浑然天成的材质之美,又巧妙融入了传统文化内涵,堪称传统玉雕技艺与现代艺术理念完美融合的匠心之作。

▲江津区玉石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刁利平推介江津玉

溯源良渚文化,创新融合开拓传承新方向

良渚文化作为中华玉文化的重要源头,其玉器制作工艺精湛绝伦,文化内涵深邃厚重。广德作为良渚玉器的重要产地之一,未来,江津将与广德深度联动,邀请良渚玉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技艺交流,把极具代表性的良渚文化元素,如神秘而庄重的神人兽面纹、造型古朴独特的玉琮等,巧妙融入江津玉雕创作中。通过对这些经典元素的精心提取、大胆解构与创新再造,打造一批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审美的玉雕精品,为国家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极具价值的实践案例。

两地还将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良渚文化主题展览及特色活动,充分借助数字化展示、沉浸式体验等创新手段,为推动良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深耕长江文化,文旅融合赋能产业新发展

江津作为万里长江入渝第一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正以“玉”为笔,书写着新时代的长江文化篇章。船工号子的苍劲韵律、热闹非凡的码头故事、充满传奇色彩的商贾历史,经由玉雕大师的匠心独运,在纹理独特的江津美玉中重焕生机。

未来,江津与广德将携手打造“长江玉文化带”特色旅游线路,全面整合沿线的玉文化景点,推出一系列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游客在欣赏长江壮阔美景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玉石雕刻,参与专业玉文化讲座等活动,深度领略江津玉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力推动玉文化产业与长江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长三角雕刻工艺高质量发展交流大会合影

此次长三角雕刻工艺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是江津与广德在新时代文化发展浪潮中的一次积极且富有成效的探索。在这条横跨东西的玉文化新航道上,两地将以玉为媒,以文化融合为核心驱动力,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全方位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通过联合举办玉文化节、创意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协同推进玉文化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提升国家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添砖加瓦。

来源: 江津融媒体中心  
编辑: 宋若冰   主编:王萃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