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闹元宵 看杂耍非遗点亮古镇烟火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13 11:07

白沙杂耍表演 记者 苏盛宇 摄

在元宵佳节这个充满烟火气的节日里,除了赏灯、吃元宵,一场精彩绝伦的白沙杂耍表演,将节日的欢乐氛围推向了高潮,让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这场表演的主角,便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杂耍,以及它的传承人李龙祥与其团队。

百年技艺,闪耀元宵舞台

白沙杂耍,这门融合了民间器乐、说唱、戏曲音乐与曲艺杂耍的独特艺术,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历经四代传承,已有百余年历史。从河南民间艺人吴银洲将耍把戏技艺带到白沙,到李龙祥这一代,白沙杂耍在岁月的沉淀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表演风格,讲究惊、险、奇、绝、美,每一个节目都扣人心弦。

白沙杂耍表演 记者 张文佳 摄

在今年的白沙元宵夜,李龙祥带领着他的团队,将这门古老技艺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舞台上,演员们闪展腾挪,动作行云流水,让人目不暇接。大头和尚表演诙谐幽默,引得观众笑声不断;猴戏灵动活泼,小猴子与演员默契配合,尽显机灵可爱;爬杆表演惊险刺激,表演者如猿猴般敏捷,迅速攀升至杆顶,引得台下阵阵惊呼。

创新求变,焕发全新活力

李师傅指导徒弟表演 记者 钱彦龙 摄

如果说坚守传统是白沙杂耍的根基,那么李龙祥的创新则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李龙祥从6岁起苦练杂耍,10年磨一剑,练就一身绝技。但他并不满足于传统技艺的呈现,而是大胆创新。他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让木棍、鸡蛋、水杯等日常物品都成为杂耍道具,开发出50余种新杂耍项目。

白沙杂耍表演 记者 钱彦龙 摄

在白沙元宵节表演中,李龙祥精心准备了30余个精彩节目,猴子吊颈、倒挂金钩、青蛙晒肚、倒杆、亮杆、立桩等高超技艺轮番上演。他融合高难技巧与优美动作,每一次表演都让观众心跳加速,最后又以精彩绝伦的呈现赢得满堂喝彩,将传统杂耍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的精彩演出。

传承之路,点亮文化火种

李龙祥拜师现场 资料图

传承是李龙祥心中的使命。为了让白沙杂耍薪火相传,他从1986年就成立“江鹅杂技团”,广收徒弟。如今,他的学徒已超100人。

白沙杂耍表演 记者 苏盛宇 摄

在这个白沙元宵夜,展示的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杂耍表演,更是白沙杂耍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充满着现代的活力。在李龙祥等传承人的努力下,白沙杂耍将继续在时代的舞台上闪耀,成为白沙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更多人领略到这门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来源: 江津融媒体中心  
编辑: 宋若冰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