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润民心 协力筑通途——重庆水务合川供排水公司双线攻坚民生工程交出暖心答卷
2025-04-27 14:12
一条水管,承载着乡村居民对“放心水”的殷切期盼;一座危桥,牵动着城市更新的安全底线。2025年,重庆水务集团合川供排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川供排水公司”)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双线推进金钟包塘线供水管网延伸与铜合路上什字牌坊桥危改工程,用实干诠释国企担当,助力提升合川区农村饮水质量,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绘就国企服务民生的鲜明底色。
金钟包塘线供水管网延伸:汩汩清泉解民忧
为响应全市提升农村饮水质量的部署要求,合川供排水公司全资建设金钟包塘线供水管网延伸工程,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为抓手,精准破解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水质保障难题。
据悉,该工程总投资300余万元,新建DN200给水管道约7公里,配套建设检修闸阀、智能监测设备等设施,覆盖大石街道包塘、金钟等村社3000余户村民。施工过程中,公司创新采用“三同步”建设模式:同步推进管网铺设与道路修复,避免重复开挖影响农村交通;同步升级智慧水质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实时传输水压、浊度、余氯等12项关键指标至调度中心,实现水质数据24小时动态监控;同步开展“饮水安全进乡村”科普活动,组织村民代表参观水质净化厂,面对面讲解饮用水卫生知识,从“建管网”到“强意识”双管齐下提升农村用水质量。
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2025年5月全面竣工,届时将彻底终结当地“水质不稳定、供水不持续”的历史问题,让清澈甘泉真正流入农家灶台。
铜合路上什字牌坊桥危改:政企联动保民生
铜合路上什字牌坊桥危改项目则是在政企协同下推进。2024年1月该项目经人大代表票决纳入区级民生工程后,合川供排水公司主动对接区交通委,建立“双专班”协作机制,在保障桥梁重建与供水安全中展现国企执行力。
针对危桥改造中“桥梁施工与供水保障并行”的复杂难题,公司技术团队提前3个月开展供水管道勘察,制定“保护性迁改 + 临时供水保障”方案,投入专项资金用于临时供水管网迁入。通过精准测算水流荷载、优化管道走向,比预定工期提前15天移交工作面,为桥梁主体施工按下“加速键”。
国企担当:从“民生清单”到“幸福账单”
两个重点项目的高效推进,正是合川供排水公司落实“提升农村饮水质量”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公司构建责任清单化、监督透明化、服务长效化“三化”管理体系,将农村饮水质量提升工程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台账,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每周公示工程进度与水质检测数据,接受社会监督。据悉该公司已累计完成民生投资1.2亿元,其中60%以上用于农村供水设施升级,惠及群众超1.4万人,让“喝好水”从民生愿景变为现实图景。
“民生工程既要拼速度,更要保精度。”公司党总支书记表示,下一步将紧扣全市提升农村饮水质量专项行动,重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改造、老旧管网提标升级、智慧水务平台建设等工程,逐步构建“水源稳定、管网互通、水质达标、智能管理”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助力合川打造“15 分钟优质用水圈”,让农村居民与城市用户共享同等水质的放心水。
当清澈自来水流入农家厨房,当安全桥梁横跨溪流之上,这些民生工程不仅是基础设施的硬件升级,更是企业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注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这家扎根合川的国企正以“水润民心”的使命担当,持续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杨晨)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