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合川教师代新华!免费课辅、“熊猫侠”……他在“志愿红”中切换多重身份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18 17:39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多年来,合川区铜溪学校校长代新华一直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牵头成立合川区行知志愿服务队,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义务为区内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学习辅导,被评为重庆市志愿服务之星、合川区五星志愿者、第一批合川区岗位学雷锋标兵。

▲代新华指导学生做实验

为民服务暖人心

春节前夕,合阳城街道较场坝社区青少年活动之家里,代新华身穿红马甲、面带微笑,耐心地带领初二学生进行模拟练习,与初三学生对电学特别是电路安全问题进行了模拟。这是代新华在合川区行知志愿服务队开展的第235次个人志愿服务,共计服务4735人次。

▲代新华正在给学生上课


      合川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办学时间最长、理论和实践集大成之地,合川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代新华也不例外,他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铭记于心、外化于行,合川区行知志愿服务队便是其中一项生动实践。


      “我们成立合川区行知志愿服务队的初衷,就是想给那些家长工作忙碌的孩子提供一个既可以接受照管,又可以学习知识的好去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代新华与志愿服务队的其他老师一样,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备课、上课、进行课后总结,一干就是七年。

▲代新华为学生辅导作业

      七年来,合川区行知志愿服务队不断发展,现已面向全区青少年开办作文、科学、英语口语等多个免费辅导项目,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志愿服务队,其中,大部分科学老师都来自合川区熊治君代新华名师工作室,他们的加入,离不开代新华的感染。教师资源充足,学生们也慕名而来,在此学习、交友、快乐成长。代新华说:“志愿服务队坚持在周末及寒暑假开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已达300余天,服务学生9000余人次。”


      在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代新华也没有忽视其他群体。通过问卷调查和群众需求反馈,他发现成年群体、特殊孩子都有不同的需求,于是,2021年,他组织相关专业的志愿者在社区开设普通话朗读培训志愿项目;2021年4月15日,他带领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走进合川区工读学校,开始为特殊教育的孩子提供朗诵培训服务;2021年7月,他带领志愿服务队提供面向成人的短视频拍摄及剪辑培训、直播带货课程和面向青少年的美术培训,使服务项目更加多元、全面,合川区行知志愿服务队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点点滴滴见真情

 “尊敬的无偿献血者:现我院重症监护室有一位O型阴性血患者。目前我站库存已用完,如果您的献血间隔时间已满183天,在符合献血条件的情况下,携带身份证,于近期前来参加无偿献血,帮助该病人渡过难关……”今年2月12日,代新华收到了西南医院发来的这样一条短信。

▲代新华在医院献血


      O型阴性血指ABO血型为O型且Rh血型为阴性,较为稀少,被称为“熊猫血”。血型稀有,爱不稀有,作为一个O型阴性血型者,代新华一直都有定期进行无偿献血的习惯,收到这条短信后,代新华立刻回复:“收到,明天来。”第二天,他便前往指定的献血地点,献出了殷殷鲜血和满满爱心。

▲代新华在钓鱼城景区做志愿讲解员

      翻阅代新华的朋友圈,记者看见,除了学校、社区青少年活动之家、献血室,他的身影还出现在抗洪抢险一线、困难学生家中,以及钓鱼城景区。钓鱼城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是一座英雄之城,身为合川人,代新华对钓鱼城有着深深的热爱与无尽的自豪。他深入了解了钓鱼城的历史,成为了一名钓鱼城志愿讲解员,护国门、九口锅、钓鱼台、悬空卧佛……钓鱼城景区内,每一个景点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为前去参观的游客免费讲解327场,受众约2万余人次。

      此外,代新华还牵头组建“我把钓鱼城讲给您听”团队,把语言培训、重庆历史学习、跨学科学习等进行融合教学;组织人员制作精美视频,走进社区讲解钓鱼城故事,让很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能直观地了解钓鱼城;利用“三江大舞台”等平台,向市民讲解钓鱼城,弘扬钓鱼城精神;成立志愿宣讲团,利用节假日在景区向游客免费讲解钓鱼城故事……


      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新华的志愿服务活动仍在继续,他说,他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继续将志愿服务作为生活中的重点,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有一分光,发一分热,让生命因志愿服务而熠熠生辉。

来源: 合川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宋若冰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