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绿鱼欢跃,丰都碧溪河流域水环境正在变好!
2024-12-09 11:19
近年来,我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工作方针,聚焦水生态建设,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大力实施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全县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工人们进行河岸植被修复
建设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近日,记者在社坛镇碧溪河流域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各个环节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作业。挖掘机来回穿梭平整地面,工人们忙着进行河岸植被修复。碧溪河流域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现场负责人唐寅告诉记者,该项目总共涉及生态湿地、生态缓冲带、水生动物三大板块的建设,预计今年12月底达到全面竣工的条件。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约14000平方米的湿地建设,80000平方米的生态缓冲带建设,累计完成了80%的工程量,完成投资约1400万元。”唐寅说。
唐寅介绍,碧溪河流域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约2500万元,于今年10月正式动工建设,主要依托原始环境因素,最大程度减少对现状的破坏,因地制宜建设美观生态湿地、生态缓冲带等设施,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生态湿地主要利用现有的鱼塘和荷塘,以及河道旁的平坝增设管道、填料层,种植水生植物,将河道中的部分河水引入湿地,对水质进行净化,消减污染物,同时提升景观形象。”唐寅说,“生态缓冲带主要在河道和道路之间的空地进行种植。一方面可以拦截周边的面源污染,消减一定径流污染,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景观效果。水生动物的构建,我们将在河道里面投放一定的水生动物,可以有效地去除一些富营养的物质,控制藻类生长,净化水质的作用。”
有效提升碧溪河水质
碧溪河是长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我县保合镇大峰包北面龙洞湾,流经保合、仁沙、社坛、虎威等乡镇,全长45.8公里,流域面积187平方公里。过去由于水量小,沿途种植、养殖加工户多,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各类生态项目建设的全面推进和碧水保卫战的持续深入,碧溪河水质得到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风貌逐渐重现。
县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宣教科科长何怡介绍,今年,县生态环境局争取了2556万元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实施碧溪河生态修复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处置污水处理厂尾水,改善重点支流水质,保障碧溪河水质提升。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开展渠溪河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全县河道治理工作,致力于实现全县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统筹建设,在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的同时,增强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