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日记① | “办不成事窗口”最好办事

新重庆-重庆日报

2024-06-24 16:38

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阴

“我都活不下去了却没人管,你们解决不好我就去上访了!”一位老人家在丰都县栗子乡党群服务中心“办不成事”窗口激动地说。

该窗口坐班的是乡里熟悉情况的“老同志”董勇君,老人家刚坐下,他便放下手头事情向老人了解情况,过程中,还不时邀请相关板块的同事甘立露和刘承熹“会诊”,老人家心里的疑惑被一个个解开。

针对老人指出的“有人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情况,董勇君一看名字便认识,老人所指的这个人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虽说年龄不算大,但符合低保条件;针对老人指出的“村里卡着流程不报”的情况,一查记录,村里专门帮其咨询并申请过;针对老人想要办低保的诉求,社事办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了政策,由于老人有三个经济条件都不错的儿子赡养,不符合低保条件。至于老人反映儿子管他管得少,这属于履行家庭责任的问题,老人事实上有儿媳在家长期照顾……

20分钟,老人的诉求听懂了、心结解开了、政策明白了,虽说因政策不符没能达成诉求,但最终也表示理解,并对乡政府工作人员耐心认真的态度表示感谢,满意离开了。

除了打开乡亲们的心结,“办不成事窗口”还解决了不少问题,例如养老保险认证工作需要在手机APP上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认证,一天一位老人颤颤巍巍走进大厅办理认证,但询问到只能给自己办理,老伴的认证因为没有身份证原件无法代办,只能叹气一声说下次再来。董勇君意识到栗子乡老年人口数量大,很多老年人因行动不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能及时进行资格认证,于是向领导反映申请人手上门认证。

还有一些资料证明办理问题,由于乡领导会不时下村和出差,而办理需要乡领导签字并盖章,群众来办理业务,往往希望一次性就能办好,业务部门向“办不成事”窗口反映,决定类似的业务办理若有领导不在情况,则有业务人员保留资料和群众电话,完成签字盖章后打电话联系,同时在工作群发出信息,有比较顺路下村的职工和村干部直接送去。

我了解到,“办不成事窗口”负责受理和协调解决因政策、程序等原因导致办事群众多次往返未能办成的事项,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响应和有效解决,对“办不成事窗口”受理的事项实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受理、一次性办结”的服务模式,减少群众往返次数,在事项解决过程中加强与乡内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问题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且栗子乡将“办不成事窗口”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通过定期评估和群众满意度调查,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栗子乡党委书记向劲松为我介绍,当前丰都县正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点内容便是“机关及村社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于是“办不成事”窗口应运而生。在农村,很多农民来政府办事,由于年龄较大、文化不高,到了办事大厅经常“找不到北”,现在有了“办不成事”窗口,群众的疑难杂症便有了“咨询台”“会诊处”。

我了解到栗子乡于今年6月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以来,着力为群众解决了多件在办理业务时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让办事群众不白跑、不扑空、有地找、有人帮,极大提升了群众办事满意度和便利度。目前已接待办事群众30余人次,成功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6件,问题解决率达到100%。

走出嘈杂的办事大厅前,我特意回望了一眼,不少群众还在窗口前反映和咨询问题,工作人员正耐心地进行解答。“办不成事窗口”成了最好办事窗口,我不由在心里为这个暖心举措点赞。

(作者:市人大办公厅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副队长 廖渝峰)

编辑: 李倩倩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