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工业年产值近2500亿元!全力打造千亿产业、培育千亿企业、夯实千亿园区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7-24 22:03

今(24)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2场,涪陵区围绕“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渝东新城主引擎”作主题发布,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们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邹乐 

发布人:

黎   勇 涪陵区委书记

刘   忠 涪陵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周   波 涪陵区委常委、涪陵高新区(涪陵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

傅   云 涪陵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

主持人:

张 琼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琼主持新闻发布会 邹乐 

新华社记者:涪陵作为全市规上工业营收超2000亿的大区,除了刚刚介绍的材料产业之外应该还有其他亮点,请黎勇书记介绍一下涪陵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考虑?

黎勇回答记者提问  邹乐 摄

黎勇介绍,工业是涪陵的灵魂,制造业是涪陵高质量发展的脊梁,涪陵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突出的位置,积累了宝贵的家底,工业年产值近2500亿元,位居全市区县第二

全力打造千亿产业,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因地制宜构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力打造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2个千亿级主导产业升级打造页岩气及清洁能源等3个五百亿级支柱产业创新打造榨菜等4个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数字文创等9个“新星”产业,强化与两江新区、长寿区的协同发展,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全力培育千亿企业,以建设“千亿华峰”为引领,推动上中下游产业、大中小型企业协同发展,努力形成1个千亿级、10个百亿级、100个十亿级、20个“小巨人”、300个“专精特新”、500个规上企业的企业梯队

全力夯实千亿园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广多层标准化厂房,推动工业上楼,提升园区承载力,促进涪陵高新区、白涛园区这两个千亿园区双双迈入两千亿,发挥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主力军作用。

涪陵不仅是制造的强区,也是农业的大区。农业增加值位列全市第四,榨菜、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超140亿、115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全市第一。下一步,涪陵将坚持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推动农业集群化发展,发挥榨菜、中药材两个百亿级产业带动作用,探索跨界联名,培育打造榨菜月饼、藿香可乐等“新品”“爆品”,延长产业链条。推动农业园区化发展,加快建设中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涪陵园区,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等相互融合发展,打造全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和国家“南菜北运”基地。推动农业绿色化发展,加快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新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第三产业在涪陵经济结构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去年增加值总量达569亿元、占全区GDP的35%。涪陵将着力提升江南城区、高新区两个百亿级商圈的时尚范、潮流范,依托综保区发展保税经济、跨境电商等新兴服务业。

同时,涪陵作为工业大区,具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广阔场景和天然优势,将依托龙头港、高新区,探索“前港后园”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构建具有涪陵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际商报记者:华峰落户涪陵以来,多次追加投资,前不久,又新开工一个百亿级项目,请问涪陵在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投资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黎勇介绍,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雨露和空气,是各类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生命源泉。好项目好企业能够源源不断汇聚涪陵,没有其他秘诀,主要就是涪陵遵循了营商环境的引力法则。

面对面主动服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涪陵就提出“企业无小事”的服务理念,传承至今。现在建立了“百千万”工作机制,区领导联系百家重点企业,部门园区联系千家“四上”企业,镇街联系1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并组建了3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服务微信群,企业诉求在群里就能及时得到回应。同时,积极推动区内企业协同发展,比如促成柯锐世公司的蓄电池与鑫源新能源汽车“联姻”,成为产业链上的“生意伙伴”。再有,重点项目全部由区领导挂牌推进,比如华峰138万吨功能性新材料项目由常务副区长牵头推进,我和区长每月调度,让企业对在涪发展充满信心。 

点对点保障要素。基础配套方面,坚持项目落到哪里,道路管网就铺到哪里,项目建成、配套投用。交通物流方面,依托龙头港和铁路专用线,构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铁海江海联运最多可节约时间20天。能源保障方面,依托拥有地方电网的优势,每年为企业提供低价电能超60亿度,节约成本近6亿元。 

实打实助企纾困。在解决资金需求上,搭建“应急转贷”融资服务平台,今年上半年就提供资金5835万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00余万元。在惠企政策落实上,通过企业数据库研判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制定“一企一政策包”,精准投送给企业,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今年以来,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专项支持科技创新4亿元、制造业发展5.15亿元。 

心连心解决后顾之忧。涪陵建立“四链”融合服务体系,全力帮助企业打通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企业引进科创资源,帮助企业转型发展;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成立了8支产业基金,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构建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将优质学校、优质医院等向园区布局,解决企业家和各类人才“后顾之忧”。 

今年,涪陵不仅要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还将开展企业评价部门单位活动,把“服到位、零距离”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