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成效——四链融合看涪陵】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环环相扣

2024-07-24 10:08

“人才是科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研究院两年来累计引进全职博士8人,优秀人才的加盟,使企业发展获得了充沛的动力。”7月19日,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院长丁佰锁说,研究院研发的针对半导体28纳米以下先进制程专用的超级空气过滤材料,性能世界领先,今年5月底项目建成投产,两个月累计交付产品近100吨。


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2022年3月成立,两年来快速发展,正是涪陵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发展的缩影之一。


近年来,涪陵区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改革创新,让企业在人才“引育用留”各环节“唱主角”“担主责”,充分激发企业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构建产才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以链引才

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同轴共转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人才链为总牵引,可以更好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


丁佰锁在实验室与同事交流


19日上午,在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院长丁佰锁走进实验室,就涪陵页岩气膜法提氦技术与同事进行深入交流。“目前中国氦气进口依赖度为95%,涪陵页岩气含氦可满足全国10%市场需求,年产值将超10亿元。”丁佰锁说。2022年,研究院引入海外专业博士组建团队主攻研究陶瓷膜。目前,该技术已运用到涪陵页岩气田,将于8月中旬正式提氦。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研究院目前团队共计95人,其中合作院士2人、全职博士8人、硕士44人、本科39人。今年4月,研究院获批重庆市级博士后工作站,并与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签订联合招收博士协议。


研究院以“科技创新+产业培育”为主题,围绕生物医药、安全防护、绿色低碳三大产业方向,在氢燃料电池催化材料、血液净化材料、药物递送材料、氦气提纯新一代膜材料等9个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已建成全球领先的年产百吨晶态多孔聚合物(MOF)生产线,通过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产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创转型新格局。目前,研究院坚持创新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串珠成链,已孵化出杰俊清科、氢源智能、清氦科技、摩孚净化等企业,为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烈日当头,在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榨菜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内,榨菜研究中心主任沈进娟和同事正在调查榨菜苗抽薹情况。


沈进娟和同事调查榨菜苗抽薹情况


榨菜是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土特产之一,联农带农效果明显。这些年来,沈进娟和同事一直围绕丰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指标培育青菜头新品种。而要培育新品种,收集不同青菜头种质资源数据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沈进娟团队先后育成榨菜品种19个,其中“涪丰14”“永安小叶”等优良品种,成为重庆市及长江中上游菜区主栽的品种。率先在国内培育出榨菜宜机化品种“渝机6号”(宜机收)和“渝直90”(宜直播),并集成青菜头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切实解决了榨菜生产上“宜机化品种缺乏及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薄弱”等难题。


水积而鱼聚,木茂则鸟集。榨菜研究中心成长起来一批科技骨干人才,引进培养4名硕士研究生、15名学术骨干、200余名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等后备人才,两名人才获评国务院津贴专家、4人次获市级表彰、4名人才入选区级人才计划,为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们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工作。目前,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杂交种推广应用超40%,新增经济效益10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榨菜产业的科技进步和持续健康发展,为产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城乡统筹作出了较大贡献。”沈进娟说。


以产业聚人才

为创业者搭建梦想舞台


近日,“逐梦新重庆·圆梦新未来——就涪陵·创未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对接服务活动(涪陵区专场)举行,并同步举行专场招聘会,为青年人才提供“零距离”的优质就业创业服务。


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生态,吸引各类人才集聚。涪陵以持续打造“才聚涪州·引雁回巢”引才品牌和“就涪陵·创未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品牌为抓手,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坚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充分发挥产业与人才“连心桥”作用,为产业引进和培育人才,为人才找到“适才”和“成材”的岗位。同时,落实好各项人才政策,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科创平台集聚人才,产业链淬炼人才,实现人才与产业同成长、共攀高。在人才智力的支撑下,涪陵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06项、增长15.7%。重庆华峰“尼龙66全产业链绿色低碳成套工艺技术”入选2023年度重庆市科技十大进展。理工清科MOFs材料产业化与市场化取得重要实质性突破,已孵化4家科创企业。建峰化工国内首套合成氨弛放气提氦装置顺利投产,氦气纯度达到国内顶尖水平。全区主导产业创新呈现蓬勃发展良好态势,万达薄板、太极集团等15户企业荣获重庆市企业创新奖,数量居全市第一。


随着一批重大产业先后落地,一批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创新创造活力更加强劲,涪陵产业体系愈发完善,产业层次逐步向中高端跃升,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的态势正加速形成。


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涪陵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推动全区人才队伍建设提档提质、整体跃升。下一步,涪陵区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聚焦“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1238”产业科创体系建设,以“涪聚行动”为牵引,以数智赋能为动力,以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为抓手,推动人才链深度融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人才高地,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涪陵力量。


记者 黄维娇 勾潇洒

编辑 彭凯

责编 杨青青

终审 向安勤


来源: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