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知识产权局:扎实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机制改革 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12-18 09:00

当下,重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专利申请量超5万件,占申请总量的50%以上。创新主体对专利成果转化、后续维权的需求日益迫切,这对重庆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重庆市知识产权局联动响应市委组织部扎实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机制改革,将推行人才专利快速获权、“一对多”专利开放许可纳入改革项目重要内容,着力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持续完善高水平人才制度体系,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探索“一对多”专利开放许可

破解专利成果转化难题

“目前,我市高校院所专利转化率还不高,部分专利获权后长期处于沉睡状态。”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市知识产权局积极探索“一对多”专利开放许可,打通专利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在改革举措上,市知识产权局首先优化了“一站式”精准服务,搭建了人才专利成果转化对接平台。通过广泛征集专利、匹配企业需求和建立专利池,实现了专利与市场的精准对接。目前,已征集了688件开放许可专利,达成专利开放许可声明507件,开放许可备案1295件,备案数量全国排名第一。这些专利具备产业覆盖广、技术含量高、权利稳定性好等特点,95%的专利承诺在许可期限内不收取企业任何许可费用。

同时,还实施了“一条链”改革,通过打通堵点、优化服务、完善制度保障等措施,为人才专注于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研究制定《重庆市专利申请前评估工作指引1.0》,将专利开放许可纳入高校院所专利申请前评估的重要因素;在“渝才荟”应用上线专利开放许可声明快审服务模块,实现在渝人才专利开放许可声明“当日审批、当日报出、当日反馈”。

在政策激励方面,强化了“一本账”,通过资金奖补、定价指导和考核评价等激励机制,激发了人才专利成果转化的活力。对高校院所面向市内中小微企业开放专利许可的,在达成实施许可的前提下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全面推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开放许可费费率指导意见,确保专利权人实现相对科学、公允、低成本定价,鼓励专利权人免费许可。

深化产学研协同培育创新人才

赋能创新创业助力产业升级

“通过‘一对多’专利开放许可方式,在渝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已与150余家中小微企业落地专利许可实施项目。”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重庆邮电大学智能宽带通信技术创新团队的“一种解决光网络的分层组播最大吞吐量方法”等14件专利,就通过这一方式成功实现了专利转化,正在与多家企业进行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在此基础上,市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高校院所利用交叉学科优势加以集成组合,直接对接广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技术难点和专利技术需求,反过来明确研发方向、引导科研资金投入,促进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

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该校采取了“先使用后付费”“先熟化再转化”的模式,梳理并开放了100余件专利。学校还配置了技术经理人等专门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对接支持,根据企业反馈情况不断迭代升级专利技术,形成了“需求—研发—运用—再研发”的科研闭环管理体系。这一做法不仅提高了专利转化的效率和质量,更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的技术创新动力。

此外,为大力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和产业化实施,市知识产权局还与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国资委、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金融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若干措施》,从持续推动专利产业化实施、突出专利转化运用改革创新、推动有效融合要素市场、营造转化运用服务生态等方面提出14条举措,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的双重作用,培育一批专利产业化高成长性企业,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赋能人才创新创业。

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面对创新人才对专利快速审查、快速获权、快速维权的需求,市知识产权局积极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于2024年4月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保护中心),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开展专利预审服务,加快专利申请授权速度,探索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

“保护中心与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重庆知识产权法庭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涵盖专利无效审理、案件协作支撑机制、技术调查官、诉调对接以及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协作等多个领域。”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优势互补、协同联动,各方将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长效工作机制,深化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推动完善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体系,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据了解,通过开展专利预审申请主体预备案工作,保护中心已累计完成备案主体注册审核500余家,代理机构登记注册400余家,为正式开展专利预审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市知识产权局将继续深化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机制改革,提升“一对多”专利开放许可机制融合度、提高精准性、扩大参与面,开展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仲裁调解、司法衔接相联动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赋能人才创新创业,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

(喻楠洁)

编辑: 唐国利   主编:王萃      审核: 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